关灯
护眼
字体:

带崽暴富后,战死的相公回来了(166)

作者:疯三癫 阅读记录

郭喜安却是不这么想,这一人一天二十文的工钱,说真的已经是便宜得很了,她还是承村民的情的,这会儿对姐姐的牢骚她只笑道:

“都是一个村的,给了工钱人家也是来帮忙啊,而且之前你看我们都没说话,村里人也热心过来帮忙,再说了,咱们给来帮忙的人吃好些儿,他们给我们干活也更卖力些不是。”

“就你一人会打算。”郭喜春叹了口气,拿了筷子帮忙翻煎饼,虽然一直劝着自己乐观,但她还是没法忽略自家现在背负着巨债的事实,一想到这个就忍不住的发愁。

现在是不管家里用的,吃的,她总是忍不住想要能节省一些就是一些,省吃俭用把债还清那天,她才真能把心放下来。

院子外面传来嘈杂的说话声,是来干活的村民们到了,郭喜安让姐姐先出去招待,自己忙着把剩下的饼煎好。

等到郭喜春进来通知一声外面人都到齐了,两人便把吃食都端出去,先是一大锅的玉米糊糊,再是一大盆子的油煎饼端上桌去。

来帮忙的人们一进院子就闻到了油香味,早就期待上了,这会儿果然见那被煎得油汪汪的煎饼还在滋滋冒着热气,嘴里都忍不住口水分泌。

这郭家姐妹可真是大方,给算工钱,做的餐食还这么厚实!村民们捧着大碗糊糊就着煎饼吃得香甜,心里赞美着主家人实在,待会他们干活也要更加尽心才是。

吃完了饭,不用郭喜安说,李老头就吆喝着众人开始动工,先把老宅剩下的房屋全部推倒,再把原住宅的石块木头给移开出去,就是这个活,就得干个两三天的了。

早在一开工的时候孩子们就醒了过来,做的早饭是留有自家人的,让孩子们洗漱后过来吃早饭。

饭桌上,郭喜安一边刨着碗里的面糊一边对郭喜春道:“姐,我中午得去镇上买些米面回来,其他的调料油酱也要买一些,中午不一定能赶回来,中午的饭就得劳烦你一个人做了。”

“午饭你就可以蒸些馍馍,捞出酸菜多放些油炒一个酸菜臊子出来,夹在馍馍里吃也下饭得很,大丫她们挖的野菜还有半背篓,再做一个野菜羹,放上五六个鸡蛋,乡亲们干的都是力气活,可得让他们吃饱了。”

郭喜春见她把中午要做什么饭都手把手交给自己了,有些无奈:“晓得了,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克扣他们吃食不成,放心吧,这饭菜我定会足量做的。”

郭喜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她倒不是认为姐姐小气,但是姐姐一向节省惯了,她就是怕她又犯了心疼的毛病,忍不住多叮嘱几句。

第131章 娘家人

吃完早饭,郭喜安便套上驴车,赶着驴去镇上采买东西。

自己一家七口人,再加上来帮工的十一个大男人,一天就要消耗差不多八九斤接近十斤的米面,可得多买一些。

这次要采买的东西多,郭喜安便直接把驴车赶进镇里,直接到米粮店门口停下,分别买了三十斤白面和玉米面,又买了二十斤的大米,差不多买够半个月的主食,又给家里的驴子皮蛋买上两袋子米糠的口粮,才转到调料铺子去买上些酱油米醋之类的调料。

买完这些,又去猪肉铺子直接买了半扇猪肉,老板见她买得多,还多送了她几根带肉的大棒骨。

在猪肉摊老板的帮助下把猪肉抬到驴车上,郭喜安用布细细盖好,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咦,郭娘子?”

郭喜安转头,是如意馆的周老板。

周老板看见她十分高兴,快走几步到她面前:“果然是你啊,我听钱贵小哥说你家里有事,这几天都没来摆摊,怎么样?家里事忙得差不多了吧?”

亏了郭喜安的凉粉方子,如意馆现在的生意可是好得不得了,周大强现在看郭喜安是哪哪都顺眼。

“家里这段时间忙着修房子,怕是要有一段时间不能再来摆摊了。”郭喜安笑着回答。

周大强虽然有些意外,但修房子总是一件喜事,他抬手祝贺:“是吗?那我就先提前恭贺你要得新居了。”

“多谢周老板。”见着这位周老板,郭喜安想到自己之前琢磨着赚快钱的事,心里有个主意,赶紧问道:

“对了,周老板,上次我送给你的半篓子野生菌,你说这野菌在市场上受欢迎得很,以后如果有货可以卖给你们,你们现在还收吗?”

“收啊,一直都收。”周老板连忙道,这野菌香得很,是饭馆里很受欢迎的一道菜,还不是时时都有的,他都是去野货铺子进货,价格可不便宜。

“郭娘子若是能采到,尽管来卖给我,放心,我给你镇上野货铺子高一成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