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付了六十两银子的建材费,她身上只剩下了十八两银子,勉强够用。
商量好了工钱的事宜,李大伯也没有耽搁,当即就起身去村里各家问人,今天请好了人,明天就可以直接开工了。
郭喜安原以为要把人请齐,怕也得到明天才能有消息,没想到李大伯晚上就来告诉她,人已经都请好了,共十个人,都是村里的汉子,明天一早就来开工,让她要提前做好早饭。
郭喜安惊讶了,效率这么高的,忍不住开口问:“乡亲们不嫌工价低?”
李老头一笑:“很多人家地里的活都忙得差不多了,农忙期过去,闲在家里也是闲着,这会儿有个活计,又是在自家村里不用出远门的,每天的餐食也解决了,还有二十文钱可以拿,一个月也能赚上六百多文,算是一笔额外收入了,也能补贴个家用,哪有不愿意的?”
“哦,好。”事情这么顺利,郭喜安也很是高兴,“放心吧,大伯,我明天早早就会把早饭做好的,那工具什么的,要我去借吗?”
“不用,这些我都借好了,明天会一起带过来。”
“辛苦李大伯了,得亏有你帮衬......”
......
送走了李大伯,郭喜安精神抖擞,只是自家的米面不多了,原本以为没那么快动工,明天再去镇上添置的。
郭喜安检查了一下,还好剩下的粮食够吃明天早午的,过了早上自己再去镇上采买也不会误事。
第130章 开工大吉
今天忙碌的事情较多,将孩子们哄睡下后,郭喜安还坐在桌边把事情过了一遍,把明天要做的事情和注意事项都罗列清楚,明天好有条理地展开工作。
郭喜春也还没睡,和她一起坐在桌边,却是满脸愁容,从知道了郭喜安为了盖房子欠下建材行六十两的银子后,她就一直是这个样子,这会儿看着把钱倒出来慢慢数着的妹妹,她又忍不住开口道:
“喜安,我还是觉得欠下这么一大笔银子太不妥当了,这房子实在也没必要盖那么大的,以前那样的就挺好,何必非要欠下巨债扩建呢?”
“不是和你说过了吗?姐,我也是为了以后着想,一步到位省得麻烦。”
郭喜春这心里还是害怕得很,这么大一笔的欠款,她一想起来就心惊肉跳的,这辈子她哪见过这么多钱啊,这以后可怎么还得清?
郭喜安将预算的十五两工钱单独拿了出来,剩下能被支配的只有三两银子并两百二十一文的铜钱,这些钱要撑起动工期间两个多月的伙食费,也实在是够呛。
还是得想法子在这期间赚些其他进项,只是家里要盖房子,田间农作也还没做完,出摊去卖凉粉是不现实的,得想想其他快速不那么费时间的赚钱方法。
郭喜安正想着,抬眼见到姐姐还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她安慰道:
“姐,你放心吧,你看我摆摊卖凉粉也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存下三十两银子,这六十两的欠款无非是再卖两个月凉粉的事,而且又不是叫我们立马就要还清,有一年的时间呢。”
话是这么说,但是这么大笔的欠款总是让郭喜春心有不安的,只是现在木已成舟,多说无益,她还是强迫自己往乐观了去想,妹妹既然都这么说了,自己也要有信心一些。
郭喜安没敢告诉她的是,其实凉粉也卖不了多长时间了,这两个月没法卖,等到家里的事情都忙完,差不多要到八九月份,天气渐渐冷了起来,凉粉这样的冷食自然不适合再卖。
不过,总是会有办法的,郭喜安对这方面倒是心宽得很,到时候再换一个适合冬天卖的吃食就行了。
......
第二天一大早,郭喜安就起床准备早饭,郭喜春也起来帮她打下手。
十多个人的早饭可不好做,因为老宅墙壁倒塌,他们是能不进去就不进去,可现在只有老宅厨房的那个大灶能使,郭喜安她们还是用的老厨房。
郭喜安一边忙活一边在心里盘算,今天去镇上,还得再买个火炉子回来。
村里人家一般一天只吃两餐,但要是请人过来干活,那都是要准备一天三餐的。
早上早餐都是垫个肚子,做得简单些,郭喜安就煮了一大锅的玉米糊糊,里面加些野菜进去,一人再煎个四五张的面饼就成了。
郭喜春见郭喜安竟然还用油煎面饼,肉疼起来,嘟囔道:“咱们都是给了工钱的,一大锅的纯玉米面糊糊就已经是顶好的了,还加面饼又放油的,你这也太大方了。”
这个年头,村里人请客的帮忙饭,就是讲究些,也好不到哪儿去,面食都要掺杂着粗面,像自家这种给算工钱的,这伙食就更不用做得太精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