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重偶然[破镜重圆](51)

作者:三人于 阅读记录

沿着奖状一张一张的摸,一张一张的看。

孟擎太宝贝这些,没有一张出现折痕或者破损。

其他的就算了。

唯独这些奖状孟慈想带走。

在书桌抽屉里的文具盒找到小刀。

孟慈动作轻柔地沿着纸张和墙面的缝隙割。

胶水糊的太久,没割一会儿孟慈就觉得眼酸手也酸。

割了半个小时。

下面两排的奖状都已经整齐完好地摞在一旁。

坐在转椅上活动酸涩的手腕。

孟慈看了眼时间又继续。

剩下的有些高,需要站在椅子上才能够到。

又过了一个小时,终于只剩下最后一张。

孟慈的额间已经渗了不少汗。

她用纸巾擦了擦。

一鼓作气推着椅子来到最后的奖状面前。

“孟慈小朋友:在本次汇演中获得特等奖。特此表彰,以此鼓励。”

“幼儿园的奖状还留着。”

孟慈看着上面的内容兀自笑了出来。

那是孟慈第一次上台表演。

钢琴曲还没练熟,手指不听话,怎么都跳不对琴键。

到最后孟慈干脆两手一插腰气鼓鼓地下了台。

最后还是裴沛在半路把人拎回去,坐在孟慈旁边。

陪着孟慈一个音一个音地弹完整首曲子。

想到这儿,眼底又开始泛酸。

孟慈眨眨眼,再次投入工作。

可能是时间太久,这张奖状的胶水糊的是其他奖状的几倍,四条边几乎都粘在墙上。

孟慈的额角渗出汗滴。

先割开一个侧边,然后割最下面。

割到一半,突然受到阻力。

孟慈加了几分力。

没几下,“咣当”一声,有什么东西掉了地。

孟慈停下动作低头眯着眼睛看。

头发垂了几缕下来挡住脸。

她用手背蹭开。

灰白色地毯上落了两张卡片。

一张是孟慈出国前留下的。

另一张更旧,卡面是生肖图案。

孟慈在心里默算。

刚好是孟擎和裴沛离婚那年的年份,银行特供。

浅薄的眼眶兜不住决堤的泪,泪珠成串砸下来。

大的像送给妈妈的那串朱砂。

只不过是透明颜色。

长绒地毯的灰色被染成更深一层。

像是池塘表面泛起涟漪,圈圈层层,在荡。

孟慈跪坐在地上,捡卡的手忍不住颤抖,尝试了几次才拿到面前。

孟擎真的给她准备了嫁妆。

在负债累累时。

在病痛入体时。

都想着要给自己留一笔嫁妆。

在大脑里漂浮断续的记忆突然放大至数倍,一重重地朝孟慈压过来,堵的人透不上气。

抱歉,抱歉,抱歉…还是抱歉。

孟慈把头埋进胳膊,像是磕了一个深深的头。

呜咽声止不住地往出传。

她蜷缩成小小的一团,成为与这个房间浑然一体的静物。

被时间遗忘成为漫长童年记忆中的偏远一隅。

冬天的月亮多是冷白。

落在地上,像是满地碎银。

一直到光穿过玻璃窗撒了满室。

孟慈才调整好自己。

她把倾泻而出的情绪整理收拢,装到身体里。

抱着一沓不算沉重的奖状离开。

脚步比来时轻了不少。

孟慈踏出楼的那一刻深吸了一口气。

凌冽的冷空气猛地钻入心肺,像是把沾了陈醋的刀子,直直地捅进去。

僵直地迈着步子往外走。

路面被分成两半。

一半是各家各户的灯穿过楼射在地上。

一半是枯树筛过冷寂的月色投在地面上的遗留。

孟慈沿着分界线,在小区门口的马路上,看到第三种。

路灯由高而下投射出一片圆形的炽黄笼罩在漆黑车身。

季曲曲着一条腿靠在车侧。

夹着烟的手指冻得通红,抵得上猩红的烟。

似乎是心灵感应。

季曲抬起薄薄一层的眼皮看向孟慈。

然后立马捻了烟穿过马路走到孟慈身边:“冷不冷?我来接你。”

自从孟慈回来,季曲的烟瘾又犯的严重。

他自觉控制,却没什么效果。

驼色大衣包裹着单薄的孟慈在冷风中摇晃。

她没说话,只是直勾勾地看了季曲一会儿。

然后说自己还要逛逛。

便把从家里拿的物件,连同包一起扔在季曲的车子后座。

季曲没拒绝,跟在孟慈身后。

他的步子大,总会碾上孟慈的步速,然后再放慢。

一连走过两个路口,孟慈才开口,还带着浓重的鼻音:“吃晚饭了吗?”

季曲回答:“还没。”

“我请你吃好不好?”

孟慈回头,眼眶还是红的,眼尾微挑,但却脱了些寒。

她带着季曲进了路边的一家面馆。

大堂摆着约**张木桌,上面有日积月累的油垢和划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