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枝皱起眉头。
孙玉香却朝她们微微一笑,道:“柳金枝,柴大人的老家在秦淮,当初傅、柴两家成婚后,柴夫人本该跟着回秦淮。”
“只是柴老夫人心疼儿媳,许她回娘家养胎,因此柴夫人才长久住在傅家。”
“可此时柴夫人已经诞下千金,自然要抱着孩儿回婆家叫公婆看看。”
说到此处,她略微得意。
“柳金枝,柴夫人一走,没人再吃你做的菜,也没人再庇护你了,你连傅府的大门都进不去。”
柳金枝冷冷一笑。
以前孙玉香不太对柳金枝出手,确实是因为傅钗华护着她。
现在傅钗华要离开,孙玉香的狐狸尾巴就又翘起来了。
难怪这么肆无忌惮。
孙玉香眯了眯眼睛,道:“新仇旧恨,我以后跟你慢慢算!”
言罢哼一声,从柳金枝身边走过了。
几人在一边都愤愤不平。
杜卫甚至撸起袖子,气道:“这婆娘真是欠揍!”
柳金枝把人拦下,道:“不用和她一般见识,孙玉香不过是个蠢人。”
以为傅钗华走了,她就没靠山了。
“由着她以后自个儿作死吧。”柳金枝把冷淡的目光收回来,看向花吉团,“你呢?之后打算怎么办?”
花吉团惨白着脸,道:“留在汴京城的话,我怕孙娘子还不肯放过我。所以我想着回乡,再去谋一份生路。”
但其实古代女子谋生路没有男子容易。
就这么回去,除了帮人浆洗衣服,还能做些什么呢?
而且花吉团一走,王忠勇势必不会久留。
现在王忠勇可是小饭馆的得力员工了,可谓是销冠,轻易找不到第二个人顶上。
于公于私,柳金枝开口道:“那就留下来吧,正好现在杜卫身兼两职,很是忙乱。你来帮我监管采办,待遇与王忠勇一样。”
花吉团和王忠勇都是一怔,显然没想到柳金枝居然愿意让花吉团留下来!
特别是王忠勇,他不舍花吉团,却又不能违背良心,在柳金枝帮了他们这么多的情况下,没做几天就跟着一块儿离开。
“东、东家。”花吉团嘴唇颤抖,眼含热泪,连话都不会说了,“我、我给您磕头!”
说着就要跪。
柳金枝连忙把人扶起来:“别别别,起来吧。”
王忠勇却已经在旁边跪了下去,替花吉团狠狠给柳金枝磕了几个响头,磕得额头发红,几乎要渗血。
柳金枝叹气
道:“好了,别到时候磕坏了,又得去请大夫,吃药多苦呀。”
一句话说的两个人又是哭,又是笑。
看他们这个样子,柳金枝心中默默转身,对杜卫道:“有件事儿交给你办。”
“东家尽管吩咐。”
“去给杏安递个话儿,我想见一见二郎君。”
第50章
算起来,自从傅霁景开始准备殿试后,她有一段时间没见着他了。
这回要请人忙中拨冗,自然要拿出诚意。
《西洲曲》曾写:“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夏日炎炎之时,池塘却是一片碧波。
待粉白荷花散去,便留下满塘莲蓬,像个垂头的碧绿花洒,里面兜了满满当当的莲子。
若是不吃,难免辜负。
因此柳金枝预备做一席碧波席面。
如玉井饭、绿波荷趣、蜜糖玉蜂子……
都与莲子、荷叶、莲藕有关。
柳金枝取来几节洗得白嫩嫩的藕条、一碗白白胖胖的鲜莲子,和三碗颗粒分明的粳米。
削藕截块,可见藕条切口处如井,又色白如玉。
可见玉井饭名称的由来。
为了防止灶火将莲藕和莲子煮的过老,而丧失其清香淡雅之味。
柳金枝把粳米煮熟之后,才把莲藕丁与莲子倒进去焖熟。
若家中有条件,还可以加入百合、松子仁等增香,或淋桂花蜜增添风雅。
不过柳金枝不太确定傅霁景的口味,这些锦上添花的事情还是免了为好,以免弄巧成拙。
最后焖出来的玉井饭,米粒饱满,颗颗分明,散发着一股独属于莲塘的清香。
吃上一口,米粒弹牙爽口,满口怡香。
柳金枝满意地放下调羹,再做绿波荷趣、糟琼枝、拌生菜、雉尾莼……等等。
最后一道不是菜,而是小食,叫做蜜糖玉蜂子。
做法也很简单,不过是将蜜糖炒熟、炒热、炒软,然后将莲子倒进去,与蜜糖炒在一处。
其成品与现代糖莲子很像,却因为是鲜莲子现炒的,所以比起现代的糖莲子来说,更鲜、更脆、更爽口。
柳金枝捏着白胖莲子,却忍不住发散了记忆。
她想起当年在采莲胡同时,原主父母就是专靠采、剥莲子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