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伸手扶额冷笑一声,
“只是,哄你高兴罢了?世间能得寡人花一两分心思哄的人屈指可数,你不感念君恩以思回报就罢了,竟还敢动手殴打君父?简直是山中野人,无法无天!”
李世民指着自己的额头,学他冷笑两声,
“孩儿只是把阿父给我的父爱,原封不动送还给您啦,怎么,是这爱太沉重,您也消受不起吗?”
秦王移手挡住视线,不去看他这面目可憎的模样,
“小小年纪,睚眦必报!”
李世民伸手用力去掰他的大手,
“明明是父慈子孝,其乐融融也!阿父,你敢跟我赌一千金吗?我保证,张良绝不会把这图纸冒称是韩人所作,很快我这秦国太子仁善的名声就会传遍韩国了,然后再传遍天下列国...”
秦王挪开手,面无表情看他,
“哦,这么仁善的太子,只可惜是大秦的。”
真荒谬,因为这个孩子,因为那个怪梦,大秦的名声竟会一天天地跟仁善沾上了关系...想一想他就头疼。
李世民拽着他的手臂使劲晃,
“干嘛嫌弃我!你应该庆幸我是你家的,不然秦国就会面临五百年来第一强敌——我!到时,谁灭掉谁还说不定呢。”
我打仗很厉害的哦,收拢人心也很厉害!
秦王忍不住伸手把他抱住,一时啼笑皆非,
“你这孩子,个头这么小,口气倒是比天还大!你可知,五国联军数番伐秦都铩羽而归,就凭你这只懂些兵法皮
毛的孩子,能打败我秦国?第一强敌,寡人劝你还是多读些书吧!”
李世民鼓起小脸,很想把自己的战绩和胡亥的战绩甩给他,终究还是忍住了,
“算了算了我不管,来吧,打不打刚才一千金的赌?”
秦王摊开一只手心朝上,
“来吧,空口无凭,先把一千金赌注付来。”
李世民把自己的小手放上去,
“好啦,这里有个秦王的儿子,至少值一万金...”
秦王冷眼瞪他。
李世民理直气壮收回小手,
“那就还是老规矩吧,输了算阿父的,赢了算孩儿的,我赌张良不会辜负我的信任!”
他连祖上得到韩国重用的恩都要报,可见责任心多强,岂会背叛自己这个一片真心义弟?
一个很重信义的君子,嗯,有时也可以欺之以方嘛。
秦王见孩子如此笃定,不由真生出几分好奇来,
“就算张良真把你赠龙骨踏车图纸之事宣扬出去,你又怎么知道,韩王不肯推广这踏车抗旱,韩国庶民和官吏会因此对他生出怨怼之心...而到最后,我秦国只需用这一张小小的图纸,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李世民立刻一脸认真给秦王解释,
“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可以结合他先前的许多行为来预判的呀。就拿这趟来说,天下旱情都已经这般严重了,百姓本就提心吊胆得不行,韩王竟还下令要加税,可见他是何等的贪婪愚蠢,阿父你觉得,就算他得到了图纸,就真会舍得耗费人力物力造出踏车吗?
孩儿觉得他不会,但张良会,韩国那些忧民的官吏也会,他们会想尽办法造出一些踏车来灌溉田地。到时,韩国秋收的产量差距必然很明显,阿父觉得这样一来,会出现什么情况?”
秦王顺着孩子的思路,沉吟着,
“到时,得到踏车灌溉增收的韩人,会感激张良和那些官吏,也会感激你...”
李世民笑眯眯点头,
“那阿父以为,那些眼睁睁错过灌溉良机的韩人,又会把愤怒和仇恨的火烧向哪里呢?”
秦王蹙眉思考,骤然眼睛一亮,
“韩王?没错,就是韩王!我儿果然聪慧,竟想出来这样一个奇计!”
李世民矜持地抿嘴笑了笑。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没有出现能高效汲水的龙骨踏车,韩国人面对这场旱情,无非是痛苦认命接受天意。
可当他们有一天发现,国中有人竟然凭借着踏车,多收了一两成的救命粮食,而韩王一开始,明明也可以造车帮他们灌溉的。到了那时,他们还坐得住吗?
而在史书上,韩国有个很快就会造反献城给秦国的假守腾,再加上这些韩国百姓...
他不过是借这场早到的旱情,和可以缓解旱情的龙骨踏车,给韩国早就摇摇欲坠的民心再添把火罢了。
这一回,灭韩的代价会比史书上更小,秦国怎么不算不费吹灰之力灭一国呢?
...
李世民从正殿出来,马不停蹄就开始部署买粮一事。
虽然有荀子师生几人的鼎力相助,但要抵扣全国的两成税赋,这点粮食还远远不够。
而且,他也看出了秦王同意此事的真实原因:他想把秦国这两年从商业上挣来的钱,全部换成更可靠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