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七零娇恶媳,我被糙汉缠上了(54)

作者:楚云呀 阅读记录

他吧嗒着旱烟,烟雾缭绕中,眼神复杂。这苏家丫头,真邪了门了!

这日,村部开小会,主要是讨论下一阶段的农田管理问题。会议快结束时,赵大柱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苏晓晓身上。

“那个……陈知青,你不是一直在记录试验田的数据吗?给大家伙念念,也让大家心里有个数。”赵大柱说道。

陈墨涵早有准备,立刻站起身,翻开他的宝贝记录本,清了清嗓子,用他那带着书卷气的语调汇报道:“根据我过去十五天的连续观察和数据记录,苏晓晓同志负责的试验田,在秧苗平均高度、有效分蘖数、叶绿素含量估测等关键指标上,均显著优于本村常规种植水稻。

以有效分蘖数为例,试验田平均每株达到七到八个有效分蘖,而对照组仅为四到五个。初步估算,如果后期管理得当,试验田的理论产量,可能会比常规田高出百分之四十以上!”

“哗——”

陈墨涵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百分之四十!这是什么概念?这要是真的,那可真是奇迹了!

之前最顽固,认为苏晓晓是“小孩子过家家”的几个老农,此刻也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他们都是种了一辈子地的庄稼汉,最是相信眼见为实。

这些日子试验田的变化,他们看在眼里,再听陈墨涵这板上钉钉的数据一报,心里那点固执早就松动了大半。

其中一个叫赵老四的老农,平日里最是倔强,此刻也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和一丝讨好:“那个……晓晓丫头,你……你那地里,到底是使了啥法子?能不能……跟叔几个透个底?”

苏晓晓微微一笑:“赵四叔,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法子,主要是深耕、选种,还有就是……勤快点,多观察,根据秧苗的长势及时调整。”她没有提系统,只捡了些能说的基础农活技巧。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众人回头一看,竟是陆沉舟。他今天似乎刚从部队回来,一身军装更衬得他身姿挺拔,气势迫人。

陆沉舟的目光在会议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苏晓晓身上,然后又转向那份被陈墨涵拿在手里的数据记录,最后,他的视线停留在窗外那片郁郁葱葱的试验田方向。

他似乎只是“路过”,却又像是特意来看。

赵大柱连忙招呼:“沉舟回来啦?快坐。”

陆沉舟摆摆手,示意不用。他看着苏晓晓,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却似乎比平日里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柔和。

他看着那片茁壮的秧苗,又看了看苏晓晓脸上因自信而焕发的光彩,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上扬了一下,沉声道:“不错。”

仅仅两个字,低沉而有力。

苏晓晓的心,却像被一只小鹿轻轻撞了一下,咚咚地跳得有些快。她能感觉到,他这声“不错”,是发自内心的肯定。比起全村人的惊叹,他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分量似乎更重一些。

面对初步的成功和众人的瞩目,苏晓晓并没有被冲昏头脑。

她站起身,神色平静而认真:“各位叔伯婶子,陈知青,试验田目前的长势确实不错,但这只是第一步。

水稻要丰收,后续的田间管理,比如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哪一样都不能马虎。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一切都要等秋收看了结果再说。”

她顿了顿,补充道:“如果秋收后,试验田的产量确实能有所提高,我非常愿意将我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她这番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态度,又引来一片赞许的目光。赵大柱更是满意地点点头,这丫头,不仅能干,还稳得住,是块好料!

试验田的成功,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红旗村的村民们,几乎每天都要去田埂上转悠一圈,看着那绿油油的秧苗一天一个样,心里充满了对秋收奇迹的期待。苏晓晓的名字,也成了村里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然而,就在水稻进入灌浆的关键时期,村里的广播喇叭里,却传来了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据县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内,本地区将有持续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可能伴有大到暴雨,并可能引发山洪等次生灾害!

消息一出,整个红旗村都炸了锅!

强降雨!山洪!

苏晓晓那块宝贝试验田,地势本就比周围大田要低洼一些,当初是为了方便引水灌溉。

可如今,这反而成了最致命的弱点!一旦山洪爆发,或者雨水过大无法及时排出,那片承载了全村人希望的试验田,很可能第一个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