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州(120)

作者:王渺 阅读记录

梁有依忽而想起永朔十二年的那个多事之秋,死于梦寰毒茶的公子皆出身簪缨,其中甚至包括吏部尚书与兵部尚书之子,在当时,世人只道花魁降毒是为惩戒风流,但如今看来,若其背后的真正主使是苏祁幸,这些富家公子的死,倒更像是某种威胁。

某种若不助纣为虐,便会死于非命的威胁。

“可这上面没有当朝天子,不是吗?”

林野茅屋内,火光煌动,曲臻看着神色惘然的徐怀尚,满腔激愤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若皇亲国戚的福寿需以天下苍生的性命为代价,国定将不国!

“民心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聚集起百姓的力量携力抗之,定能倾覆朝野,斩破那些贪官污吏的如意算盘!”

“所以呢?”陈祈明转身看向曲臻,对她一字一顿道:“你又要如何聚集百姓的力量?”

“用书!”曲臻声色笃定,“若陈先生愿意与我合作,将数年来追踪走访得来的消息一并告知于我,我来日便返回梦州著书,而后再将书册抄录散播出去,若能......”

曲臻说到一半,陈祈明突然摇着头大笑起来,微微眯起的双眼闪烁着撕心裂肺的嘲弄。

他行至案几边,将其中一本书册重重地摔到曲臻脚下,对她摇着头道:“你想做的事,一早便有人做过了。”

曲臻默默蹲下,拾起了脚边的书册。

而后,她望见了书封上用小楷写成的书名——《湘西婴灵志》。

但那字迹是如此熟悉,熟悉到她眼眶发烫,蜷缩的身子止不住地颤抖起来。

“两个月前,有个梦州书商来寻我。”

陈祈明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字字如针,穿透曲臻的身体。

“他说自己在梦州开了间最大的书坊,其下书友足遍四海,更有不少达官显贵前来寻书问志,我当时本不想家兄继续追查此事,但见他言语虔诚,目无余子,也便准许他抄去此书,那书封上的书名,亦是他提的。”

陈祈明说到这儿,颤抖着身子苦笑了两声。

“他说市井杂文皆需有个吸睛的书名,方才能在坊间传颂,但你猜这么着?事后我差人打听,才知那人返回梦州次日便死在了酒楼,如今,他那名贯都城的书坊也遭人查封了......”

陈祈明面带讥笑地说着,丝毫未留意到那打上书册封面的滴滴寒泪,曲臻静静听着,将那本书册抓紧了捧在胸口,纸墨香气翻涌上鼻息时,已然泣不成声。

后来,还是徐怀尚上前一步,扯住陈祈明的袖子对他低声道:

“别说了,先让她冷静冷静。”

第55章 湘西婴灵志“唯有痛得真切,方才能活……

岭北泸州靠近边关,关外每有异动,城内便风声鹤唳,因此住户多为军户世袭,父死子继,陈家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作为陈家长子的陈望安,自小却只沉迷于卦术,行冠之年武不能持戟、力不胜雏鸡,身上没有一点儿将门

之子的铁马风骨,一手《周易》《太玄》却能倒背如流,他夜半挑灯排盘布卦,晨起独坐观星望气,平日里一边打坐一边在嘴上念叨着十里八乡各家的福祸,常能一语中的,时间久了,这“小卜仙”的名声也便传了出去。

永朔七年,陈老爷病死军中,而按照世袭律令,军职理应由长子继承,陈夫人清楚陈望安一旦参军便只有死路一条,于是连夜将他送往湘西,这泸林军副将的位子,也便顺理成章地落到了次子陈祈明头上。

兴许是见陈望安整日与龟甲蓍草作伴,陈祈明自小便将振兴陈家的重任扛在了自己肩头,继而焚膏继晷,昼夜力学,晨起习剑,夜阑读经,闲时更兼丹青妙笔,泼墨成山,点染成花,行冠之年便已出落成一位能文能武、又善书画的少年英才。

永朔七年,当陈家长子陈望安开始在湘西摆摊算命,次子陈祈明也如愿加入泸林军,日复一日驻守边关,拒敌于千里。

陈祈明善使长矛,每逢关外敌将来犯,必先冲锋陷阵,而除却武艺卓群,他还有运筹千里的本事,因此人送外号“龙牙郎”,驻边七载,战功赫赫。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光盛元年。

这一年,光盛帝登基,天下大赦,陈祈明因此荣归故里,而他返回泸州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随母亲一同去湘西看望阔别多年的兄长陈望安。

当时的陈望安已凭借超群的卦术在湘西城北混出了名气,他娶了当地盐商的小女儿崔氏,与她诞下一女,取名为“陈芳”。

陈母与陈祈明前去湘西看望时,陈芳已有两岁,整日举着风车在院子里疯闹,扑倒了也不哭不闹,只是兀自爬起来继续玩,陈祈明远远瞧着她,只觉苦守边关数年塑成的铁骨正渐渐融化,于是当晚,向来不相信天命的陈祈明将陈望安约到门口的槐树下头,要陈望安为他算一算姻缘,陈望安却说陈祈明命宫隐现“天刑”之星,主血亲成劫,若要避此劫祸,三年之内不宜成婚。

上一篇: 误娇色 下一篇: 拜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