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以身入局,疯批世子步步沉沦(315)

作者:宴春日 阅读记录

姜窈的手一抖,茶水险些洒出。

她没想到慧明师太会如此直接。

“师太,”她声音低不可闻,“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

慧明师太慈祥地看着她,“姜施主可知这寂照庵名字的由来?”

姜窈摇头。

“‘寂’是静默,‘照’是明察。”

慧明师太轻声道,“有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才能看清真相。”

“可有些真相......”姜窈握紧茶杯,“看清了只会更痛苦。”

她并不想稀里糊涂地同谢余年过下去。

那不像他。

也不是她。

“痛苦也是修行的一部分,”慧明师太指向亭外一株被风雨打落花瓣的茶花,“你看那花,经历风雨后,来年会开得更盛。”

姜窈望着那株茶花,“可为什么要经历痛苦呢?有的花,自小长在温室,精心照料,依然盛开。”

为什么非要痛苦来磨砺心智。

她知道她想的是歪理,但......

慧明师太听她这样说反倒笑了,“我不懂红尘中事,但知道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姜施主若心有疑虑,何不当面问个明白?”

第242章 不甘

姜窈沉默良久,终于轻声道,“我怕什么也改变不了。”

“那也比永远悬着一颗心要好,”慧明师太拍拍她的手,“何况,真的什么也改变不了吗?”

慧明师太说地意有所指,姜窈一惊。

难道慧明师太知道些什么?

“师太,您是不是知道......”

慧明师太摆摆手,“茶凉了,我去换一壶新的,姜施主不妨再想想。”

慧明师太离开后,姜窈回了厢房。

晨光透过云层,洒在湿润的庭院里。

现下人都到了自个儿跟前,没有赶人的道理。

说清楚也好。

总不能一直躲着。

能处处,不能处拉倒。

姜窈深吸一口气,对春兰道,“去请谢大人过来吧。”

春兰应声退下,不一会儿,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却在门槛处停住了。

谢余年站在门口,玄色衣袍被山风吹得微微翻动,眉宇间的锋芒此刻竟收敛得干干净净。

他指尖蜷了蜷,喉结滚动了一下,才抬步迈入厢房。

这是姜窈第一次见他这般模样。

谢余年一向运筹帷幄,此刻竟像个做错了事一般,连目光都不敢与她相接。

谢余年沉默地坐下,脊背挺得笔直,双手搭在膝上,指节微微泛白。

他唇线紧抿,像是生怕一开口就会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厢房里一时静得能听见窗外竹叶摩挲的沙沙声。

姜窈看着他这副模样,原本想好的冷言冷语竟一句也说不出口。

她垂下眼睫,低声道,“谢大人......怎么找到这儿的?"

谢余年终于抬眸看她,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昨日见那马夫眼熟,我又问了守城的人,说看见一辆拿着晋王府令牌的马车出了城。”

顿了顿,他又补充,“罗姑娘的行踪......并不难猜。”

姜窈一怔,随即苦笑。

是了,以他的手段,真想找一个人,又怎么会找不到?

“那幅画......”谢余年嗓音微哑,“我看到了。”

姜窈指尖一颤,抬眸与他对视。

他的眼神里没有愤怒,没有质问,只有一丝几不可察的......受伤。

“阿窈,”他低声唤她,声音轻得像是怕惊扰了这一刻的平静,“若你真想与我割席......至少告诉我,为什么?”

姜窈缓缓起身,双手交叠于腰间,朝谢余年行了一个标准的福礼。

她垂着眼睛,睫毛投下一片阴影,遮住了眼底翻涌的情绪。

“感激大人待我的心意,”她的声音平静,像是早就将这一段背熟,“只是......就当是我们性格不合。”

谢余年瞳孔微缩,搭在膝上的手指猛地收紧。

从别人口中听到,和从姜窈嘴里亲口听到,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人青年才俊,弱冠之年便官拜御前太尉,”姜窈继续道,唇角扬起一抹笑,“京城想嫁大人的闺秀怕是能从朱雀大街排到永宁门,实在不必......”

谢余年能听出来,她是在捧着他。

“阿窈可是生气青崖山一事我未告知于你?这事定的匆忙,我......”

姜窈摆摆手,“大人不必如此,大人是天子近臣,所做之事定然十分重要。”

“姜窈!”

谢余年实在不想听这些体面话。

他突然起身,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她跟前,俯身想去牵她的手。

却在伸手时被姜窈下意识地一甩。

“啪!”

清脆的巴掌声在厢房里炸开。

姜窈看着自己发红的掌心,整个人僵在原地。

她居然......打了当朝御前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