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以身入局,疯批世子步步沉沦(302)

作者:宴春日 阅读记录

“你——”太后猛地拍案而起,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她死死盯着王崇明,半晌,忽然冷笑,“兄长这是在威胁本宫?”

王崇明微微躬身,“臣不敢,臣只是提醒娘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殿内一时陷入死寂,只有窗外雨声淅沥。

良久,太后缓缓坐回凤座,声音冰冷,“好,好一个‘一荣俱荣’,兄长今日的话,本宫记下了。”

“这事哀家会替名扬压下来,但辅政大臣,怕是要在等等了。”

王崇明知道她这是退了一步,便也顺势收敛锋芒,拱手道,“臣告退。”

薛怀擎踏入御书房时,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狼藉。

他目光在凌乱的御案上一掠而过,垂首静立。

太后倚在御座上,“大皇子的洗三宴才过,这些人便迫不及待地要哀家立太子。”

她冷笑一声,“刚出生几日的奶娃娃,连啼哭都要乳母哄着,倒成了他们眼里的真龙天子。”

闻言,薛怀擎微微颔首,低声道,“微臣听闻,秦太傅这几日频繁走动,连几位告老的老臣都被他请了出来。”

太后眸色一沉,指节缓缓收紧,忽而嗤笑,“既然他们这般心急,哀家便成全他们。”

薛怀擎心头一震,抬眼看向太后,“娘娘的意思是......”

“不等了,”太后语气森冷,“让钦天监择个吉日,昭告天下。”

薛怀擎有些迟疑,“可、现下王家那边......”

原本太后的计划,是让王崇明先当上辅政大臣,借外戚之势稳固朝局。

待大权在握,再立太子,届时幼主登基,太后垂帘,朝堂上下皆在掌控之中。

可如今秦太傅一党步步紧逼,庆武侯又因怀宁郡主之事滞留封地,迟迟不肯归京。

打定了主意作壁上观。

第232章 仓促

王家偏又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王崇明不得不暂避风头,朝中局势尚未稳固,此时立储,终究太过冒险。

又提起这件事,太后眼底闪过一丝阴郁,“王家的事,暂且搁置。”

若非王名扬闹出这事,现如今王崇明便能当上辅政大臣,哪会像现在这样。

如今朝中半数势力仍握在她手中,虽未至万全,却也不得不先下手为强。

太后闭了闭眼,忽而问道,“薛明远那边可有消息?”

薛怀擎立刻道,“明远那边一切顺利,娘娘不必忧心。”

太后指尖微顿,声音极轻,“可一日不见尸骨,哀家便一日难安。”

薛怀擎沉声道,“即便谢余年带着晋王回京,又能如何?太子诏书一下,便是铁板钉钉,他们翻不了天。”

太后长叹一声,“怕只怕他与秦太傅暗中勾结,煽动朝臣,徒生变故。”

她缓缓起身,凤眸冷厉,“夜长梦多,不如趁禁军尚在掌控,早日扶大皇子登基,肃清朝堂,待异党尽除,朝局稳固,纵使谢余年回来,也不过是砧上鱼肉,生死由哀家定夺。”

薛怀擎眸光微闪,垂首不语。

太后轻轻抚过案上的奏折,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陛下缠绵病榻已久,也该......龙驭宾天了。”

......

连着下了好几日的春雨,整个府邸都浸在湿漉漉的雾气里,连廊下的青砖都洇出一层深色。

这日难得出了个太阳,姜窈推开窗,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清香的空气,唇角不自觉弯了弯。

春兰端着新沏的茶进来,见她眉眼舒展,不由笑道,“小姐今日瞧着心情不错?”

姜窈指尖轻轻拨弄着窗台上的兰草叶片,“好不容易出了个太阳,自然开心。”

春兰将茶盏搁在案上,歪头道,“这入了春,日后的太阳怕是一个比一个大呢,小姐怎么偏今日这般高兴?”

姜窈笑而不语,转身回到书案前。

案上摊着一幅未干的画,她执笔蘸墨,在边角又添了两笔远山轮廓,这才搁下笔。

春兰探头看了一眼,问道,“这画要收起来吗?”

姜窈摇头,“先放着吧,过几日可能要用。”

春兰有些疑惑,又仔细瞧了瞧那画。

竹林,还有几个人,并无其他特别之处。

“小姐这画的是竹林七贤?可是要送人?”她虽不解,但也只当小姐近来雅兴颇浓,便道,“那奴婢去寻个画匣来,免得落了灰。”

姜窈“嗯”了一声,目光却落在窗外。

院角的梨树枝头已冒出嫩芽,在阳光下泛着浅浅的金边。

她说的,可不止是太阳。

......

夜色沉沉,养心殿内烛火摇曳,映得人影幢幢。

殿门紧闭,却挡不住那股浓重的药味混着血腥气,熏得人胸口发闷。

陈院判跪在龙榻前,指尖搭在皇帝腕上,眉头越皱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