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将姜窈的手交到沈氏手中,温声道:“今日便辛苦你了。”
沈氏摇头,眼中满是诚挚,“这是媳妇的福分。”
她转头看向姜窈,轻声道,“窈儿,来。”
姜窈朝她行了一礼,乖巧地应道:“那就有劳母亲了。”
沈氏忙将人扶了起来。
第217章 长明灯
厅中宾客已至,乐声悠扬。
姜窈随着沈氏缓步走向厅中央的席案,这才发觉,一向端庄从容的沈氏,此刻竟比她还紧张几分。
沈氏的手微微发颤,连呼吸都放得极轻,像是生怕惊扰了什么。
她抿着唇,目光落在姜窈的发髻上,又飞快地移开,似是在反复确认一会簪子要插在哪个位置。
姜窈悄悄侧眸看她,轻轻捏了捏沈氏的手,低声道,“母亲,一回生二回熟。”
沈氏一怔,随即有些赧然地笑了,“我怕手抖,给你簪歪了。”
姜窈莞尔,“歪了也无妨,母亲重新簪一次便是。”
沈氏望着她,眼中渐渐浮起一层薄薄的水光,似是感动,又似是释然。
两人在众人的注视下缓步走向正中的席位。
礼官高唱:“加簪——”
沈氏执起那支羊脂白玉簪,动作轻柔而郑重,缓缓插入姜窈的发间。
簪尾的流苏垂落,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好……好了。”沈氏声音微哑,带着几分如释重负的欢喜。
姜窈抬眸,正对上沈氏泛红的眼眶,心中蓦地一软。
她轻轻握住沈氏的手,低声道,“多谢母亲。”
沈氏指尖一颤,随即紧紧回握,眼中泪光盈盈,却笑得温柔至极。
“窈儿!”
姜窈回头,便见姜盈提着裙角快步走来。
“你今日可算好好的了!”姜盈一把拉住她的手,上下打量,“那日春日宴你一直没过来,我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后来才听说你晕倒被送出了宫——”
她说着,瞪了一眼姜窈,“若不是在马车上见你还活蹦乱跳的,只怕我要丢了魂!”
姜窈见姜盈这副模样,忍不住轻笑出声,“阿姐这不是猜到我是装晕的了?我怕提前告知阿姐反倒露馅。”
“是啊,消息传过来时,不少人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姜盈嘴上埋怨,眼底却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姜窈眨了眨眼,“那看来阿姐的演技不错。”
姜盈轻哼一声,故意板起脸,“下回再这样,看我不揭了你的皮!”
话虽这么说,可她脸上的笑却是怎么也遮不住。
姜窈轻叹一口气,“我也没其他法子了,太后觉着我知道些什么关于谢余年的事,我若不小心说错半个字......”
何况她是真不知道。
“你呀!”姜盈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却又想起什么似的,压低声音道,“那......太后那边后来可有再......”
沈氏在一旁看着姐妹俩咬耳朵,虽听不清内容,却也被气氛感染,笑着打趣道,“你们姐妹俩说什么悄悄话呢?”
姜窈立刻直起身子,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母亲给我戴簪,阿姐吃醋了。”
“我何时吃醋了?”姜盈闻言瞪大了眼睛,转头看向沈氏,“母亲别听这丫头胡说。”
她轻轻抚了抚姜窈的发髻,动作轻柔,“我只是想起自己及笄时的情形,不免有些感慨。”
沈氏看着已经出阁的长女,眼中满是慈爱。
她伸手为姜盈整了整衣襟,柔声道,“你如今已是晋王妃,何必亲自来这么一趟。”
“女儿虽已出嫁,心里始终记挂着家里,”姜盈声音轻柔,带着几分怀念,“今日见窈儿行及笄礼,倒让我想起母亲当年为我加簪时的情景。”
她说着,从腕上褪下一只羊脂玉镯,轻轻套在姜窈手上,“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姜窈看着那成色不菲的玉镯,心头涌起一阵暖意,撒娇般挽住姐姐的手臂,“阿姐最好了。”
姜老夫人拄着拐杖走来,见这一幕,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你呀,瞧见谁就说谁最好。”
姜窈吐了吐舌头,“待我好的人当然要夸赞。”
这是情绪价值。
姜老夫人笑道,“好了好了,宾客们都等着呢,同你阿姐先入席吧。”
姜窈正与姜盈小声说着话,忽听身后有人喊她。
她回头,便见蒋晏清在同她招手。
蒋晏清依旧如往常般温润如玉,面上带着得体的笑意,上前拱手道,“"窈表妹,今日及笄之喜,我与星野特来道贺。”
星野表哥?
他何时回的京城?
姜窈回礼,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一旁的蒋星野身上。
他比上次见面时瘦了许多,原本清俊的眉眼如今笼着一层阴郁,连那身惯穿的竹青色直裎都显得空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