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今日穿了一身素青色的袄裙,外罩月白绣兰花的斗篷,发间只簪了一支银簪,衬得肤色如雪,眉眼却带着一股子妩媚。
明明素净的打扮,却偏偏叫人移不开眼。
“哟,这不是姜二姑娘吗?”一道娇柔的声音从旁传来,“听说病了许久,今日可大好了?”
姜窈抬眸,见是礼部侍郎家的嫡女周蓉,正挽着帕子笑吟吟地瞧她,眼底却藏着几分探究。
“多谢周姐姐关心,已无大碍。”姜窈浅浅一笑。
周蓉却不肯轻易放过她,故作关切道,“谢大人离京多日,至今未归,姜妹妹可曾收到什么消息?”
这话一出,周围几道视线顿时更加灼热。
姜窈指尖微蜷,面上却不动声色,“谢大人公务在身,归期未定,我怎好随意打听?”
“是吗?”周蓉掩唇轻笑,“可我听说,庆兴那边有叛族余孽,谢公子若真出了什么意外......”
她话未说完,姜窈忽然抬眸,乌黑的眸子直直望过来,明明不带怒意,却莫名让人心头一凛。
“周姐姐慎言,”姜窈声音轻缓,却字字清晰,“谢大人乃朝廷命官,若真有什么闪失,朝廷自会昭告天下,姐姐这般揣测,传出去怕是不妥。”
周蓉脸色微变,讪讪地住了口。
姜窈不再多言,转身朝宫门走去。
身后隐约传来几声低语——
“装什么清高?谢余年若真回不来,她这侯夫人的梦可就碎了......”
“嘘,小声些!人家好歹还有个当晋王妃的姐姐撑腰呢......”
“晋王送公主和亲,指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呢?”
“嘘!”不知谁提醒了一句,几人的窃窃私语戛然而止。
姜盈踩着锦缎宫鞋缓步而来,刚到这就听见了这么几句。
姜窈先下了马车,她们自然没想到姜盈也在车内。
几个人手忙脚乱地福下身去,“见过晋王妃。”
姜盈立在原地,目光淡淡扫过那几个行礼的贵女,却不叫起。
她今日着一袭绛紫色宫装,光气势瞧着就比几人高上一截。
“本王妃竟不知,”姜盈缓缓开口,“什么时候朝廷命官的安危,也成了闺阁闲谈的话题?”
最右边的周蓉浑身一颤,缓缓抬起脸来,“王妃恕罪,臣女一时失言......”
姜盈静静地注视着她,不言不语。
她没叫起,几人还保持着行礼的姿势,膝盖开始微微打颤。
周蓉站不住,直接跪坐在了地上。
“都起来吧,”又过了一会,姜盈终于开口,却在她们刚要松口气时又道,“既然这么关心朝政,一会见了太后可要再好好说说,也好让太后娘娘知道,如今闺阁中的小姐们都这般忧国忧民。”
几人脸色瞬间惨白。
周蓉眼眶一红,几乎要落下泪来。
姜盈不再看她们,抬眸看向不远处的姜窈,“走吧,太后娘娘该等急了。”
二人并肩向宫内走去,姜窈低声道,“阿姐,我这算不算狗仗人势?”
“......”
姜盈捏了捏她的手心,“哪有人说自己是狗的?”
姜窈正要回答,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姐妹俩同时回头,只见一位身着深褐色宫装的嬷嬷快步走来,脸上还堆着笑。
“姜二姑娘,”嬷嬷福了福身,“我们家娘娘有请。”
太后这么迫不及待?
姜窈侧目看向阿姐,发现姜盈的眉头此时也微微蹙起。
“嬷嬷,”姜盈上前半步,将姜窈半掩在身后,“赏春宴不是在御花园吗?窈儿没进过两次宫,我怕她冲撞了娘娘。”
“回王妃的话,”嬷嬷笑容不变,“娘娘说突然想起库里有几匹上好的云锦,正适合姜二姑娘,想请她过去挑一挑。”
她顿了顿,意有所指地道,“晋王爷前些日子送来的北狄珍宝也在那儿呢。”
姜盈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晋王送公主和亲未归,太后这是在拿箫无衡的安危敲打她。
姜窈轻轻握了握姜盈的手,上前一步,“劳烦嬷嬷带路。”
她转头给姜盈一个安抚的眼神,“阿姐先去宴上吧,我随后就来。”
姜盈张口欲言,却在看到姜窈认真的目光时住了口。
“姜二姑娘,请。”嬷嬷侧身让路。
姜窈转身跟着嬷嬷走向慈宁宫的方向。
转过一道回廊,四周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她们二人的脚步声在红墙间回荡。
安静的有些吓人了。
“嬷嬷,”姜窈咽了唾沫,轻声开口,“太后娘娘近日凤体可还安康?”
李嬷嬷斜睨她一眼,“娘娘福泽深厚,自然安康。”
“那就好,”姜窈点点头,“听闻娘娘夜里睡不安稳,我特意寻了些安神的香料,本想今日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