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余年看得有趣。
他见过她平日里机灵古怪的样子,也见过她在宴会上锋芒毕露的模样,但唯独没见过她这样毫无防备、全神贯注思考时的模样。
“所以......”她突然轻喃出声,手指在案几上画了个圈,“太后在祭祖狩猎时处置宣阳侯,是怕萧旌日后与她为敌?”
太后这是连萧旌也算计在内。
第119章 桂花莲子羹
所以从始至终,萧旌只是太后摆在明面上的幌子。
姜窈突然想起那日在猎场时,太后端坐在凤辇中的模样。
珠帘轻晃间露出半张玉白的脸,当时只觉那垂落的珠帘后是个深宫守寡的美妇人,如今想来,分明是猎手来欣赏落网的猎物。
果然,男人只会影响她拔剑的速度。
没听到谢余年回答,姜窈疑惑地望过来,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杏眼此刻睁得大大的。
谢余年喉结微动,不动声色地收敛了目光。
他抬手将茶盏里凉透了的茶一口喝下,借此掩饰方才的失态。
“时候不早了,”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叩,“你该睡了。”
姜窈这才注意到天上月亮已经移了大半,她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颈,“那我送你出去?”
谢余年摇头,目光落在她脸上,“我等你睡着再走。”
他怕她想这些事想一晚上。
姜窈有些莫名其妙,看了一眼谢余年。
想了想上次他给她送人参时也是,可能是有什么特殊的癖好吧。
她也不怕他会对他做些什么,点了点头,径直走到床榻上躺下。
本来是平躺,又觉着不合适,改成了侧躺,目光落在谢余年身上。
他坐在床边的圈椅上,似在闭目养神。
姜窈原以为自己在这种情景下很难睡着,却不想美国多久,就觉得眼皮渐渐发沉。
察觉到她的呼吸渐渐变得绵长,谢余年缓缓睁开了眼。
烛火摇曳,在她睫毛下投下一片小小的阴影。
她的睡相很安静,只是无意识地往被子里缩了缩,像只蜷起来的猫儿。
月光透过窗纱,在她脸上洒下一层银辉,衬得她肌肤如玉,连细小的绒毛都清晰可见。
窗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谢余年这才起身。
看着她熟睡的面容,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么不设防,”他低喃道,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以后若是有人......”
他没再说下去。
罢了,有他呢。
他轻轻替她掖了掖被角,指尖在碰到她散落的发丝时顿了顿,最终只是抬手将床幔放下。
......
姜窈第二日醒的时候,已经看不到那道身影了。
忽然听见房内传来窸窣响动,姜窈心头一跳,慌忙抬手整理睡得凌乱的头发。
“一晚上没走吗......”她小声嘀咕着。
床幔“唰”地被掀开——
“小姐醒了?”春兰捧着铜盆进来,笑吟吟地撩起床幔,“嗯?小姐你刚刚说什么?”
姜窈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她飞快地放下手,强作镇定道,“没、没什么。”
“夏蝉已经去提早膳了,小姐先起来吧。”春兰没有丝毫怀疑。
姜窈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缓缓从床上下来洗漱。
早膳摆在临门的桌上,几碟小菜,还有一碗熬得浓稠的百合粥。
看着面前的百合粥,姜窈突然想起什么,“小厨房里是不是还有金桂?”
九月的时候,府里金桂开的正好,姜窈领着春兰跟夏蝉去摘了不少回来,想着做桂花糕,结果她跟阿姐一样,也没那个天赋。
夏蝉点点头,“剩的还有,小姐可是想吃点心了?”
“没,”姜窈摇头,又道,“等会我亲自给祖母熬一碗桂花莲子羹送去吧。”
这几日祖母怕是都没有好好吃饭,也就她陪着的时候能多用一些。
姜窈挽起衣袖,站在小厨房的灶台前。
砂锅里的水渐渐泛起细小的气泡,春兰将洗净的莲子递过来,夏蝉已经将金桂细细筛过一遍。
“小姐,老夫人知道您亲自下厨,定会高兴的。”春兰笑着说。
姜窈摇摇头,将莲子轻轻倒入锅中,“祖母这是心病,得她自己想明白。”
她想了想,又道,“夏蝉,你去取那罐去年酿的桂花蜜来。”
夏蝉应声而去,不一会儿捧来一个青瓷小罐。
揭开盖子,浓郁的桂花香顿时弥漫了整个厨房。
姜窈用木勺小心地搅动着锅中的莲子,看着它们渐渐变得绵软。
这粥煮起来简单,只是有些费时间,厨房里泛着甜香,姜窈小心地撇去浮沫。
羹汤渐渐浓稠,姜窈加入一小撮冰糖,又滴了几滴桂花蜜。
最后再撒上一把金桂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