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随机金手指(277)+番外

作者:快穿狂魔 阅读记录

户部尚书也很机智,十分明确的点明困难之处,同时还顺带着把百官全都一起带上,意思可谓相当明确,你们必须得帮我,你们不帮我,户部银子拨出去,未来大半年你们就别想要俸禄了。

诚然,很大一部分官员确实不可能全指望俸禄活着,但也确实有一部分官员,真得靠俸禄过日子。而且该得的钱被一直拖着,哪怕不靠那笔钱过日子。

是个人心里也都会觉得不爽。

直到这时候,部分官员才不得不开始支持户部尚书,点明朝廷困难之处。

有的说叛军劫掠朝廷一分没拿。

那笔资产数量应该不少。

有的问可不可以先拖着,等到明年夏税收上来再补,或者直接用河东道明年的税收抵。反正每年从河东道那也收不上来什么税,都被河东道节度使朱向阳设法截留了,不如直接不收恶心他。

当然,话肯定不可能说这么直白。

但反正大体是这么个意思。

而且这两种提议,实际上也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是大家伙一起旁敲侧击的表示,国库没钱,皇帝内

帑应该还有很多银子,这国家说到底是家天下,皇帝自己出钱犒赏抚恤将士也是应当的。

朱向阳本身目的相当明确,他就是要立刻拿到钱,现钱,画饼之类的他可不吃,至于具体是国库的钱还是皇帝的钱,无所谓,反正银子上又没写名字。

拿到现银子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压根没兵权,禁军基本都掌握在身边几个大太监手里,靠各方面制衡才能勉强坐稳如今皇帝位置的启祥帝。

此时是真的无能为力。

只能咬牙切齿同意内帑出银子。

毕竟如果他不愿意要体面的话,朱向阳肯定也是能够让他不得不体面的。

与其到最后被逼着拿银子。

甚至于很可能直接被抢。

还不如提前妥协呢!!

得到这个结果后,朱向阳可谓相当满意,很快便退到一边去闭目养神,其他的事他也懒得管了,银子到手就行。

接下来当然是探讨之前的事。

本来启祥帝是想将这件事轻轻揭过的,毕竟逼迫被糟蹋的女子自杀,甚至于不自杀,还要杀了她们,这事不管怎么说都不体面。如今人都跑了,背后可能还涉及到疑似仙神,或者至少是能驱使鬼神的能人异士,追究很可能没什么结果,甚至还会把事闹大,丢人现眼。

所以轻轻揭过不提是最好选择。

但那是之前。

如今一想到自己待会要从内帑当中拿出一大笔银子给朱向阳,启祥帝就心疼的不得了,不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补上的话,感觉自己未来半年都睡不好觉。

所以很快,他便很不要脸的说道:

“一千多名囚犯逃脱,绝对不是什么小事,此乃欺君之罪,所有涉案之人尽皆有罪,但朕也不是什么暴虐之君。

允许你们缴纳黄金,用以赎罪!

金色不足或不够者,流放。

此外,由少府全城检索逃犯,所有知情不报,或者隐瞒,乃至帮逃犯逃脱之人皆有罪,有司需协助少府搜查。”

这番话听起来好像义正言辞,但实际在场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启祥帝为了钱是彻底不要脸了。前面把所有涉案人都定为有罪,并且要求人家拿黄金赎罪,黄金纯度不够或数量不够,便定为有罪,流放,有多不要脸就先不提了。

后面那番话才是真彻底不要脸了。

囚犯越狱逃脱,那是地方衙门该操心的事情,即便这边是洛阳,最多也就是大理寺可能也需要操心,跟启祥帝口中所说的那个少府是丁点关系都没有。

少府是什么机构?

给皇帝赚钱的机构,弄到的钱全部都归入皇帝的内帑,这种情况下让少府去追查消失了的女囚犯,意思还能不明确吗?他哪是要找女囚犯,分明是要借机搜刮勒索民间余财,增加内帑收入。

这番操作已经直白的不得了了。

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结果当然就是百官纷纷劝说,表示不行,个个引经据典,认为这种事还是得让大理寺或者地方衙门去操心,另外就是这种涉及到能人异士的事,普通人根本无能为力,怎么能因此迁怒等等。

听到这不少人可能会觉得,这些官员好像还挺不错,起码没皇帝不要脸。

知道皇帝想借此搜刮百姓。

还在努力阻止。

但实际上,他们拼命阻止的真实原因是,害怕皇帝搜刮到他们,搜刮到他们亲戚,乃至于投靠他们的富商身上。

普通百姓都被叛军,以及河东道节度使朱向阳带过来的那些士兵们搜刮过两三遍了,除了房子土地没被搜刮走之外,哪还能有什么余财,大多数目前连吃饭都困难,敲骨吸髓也榨不出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