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神仙,怎么也不知道匡扶社稷,反倒在那么多人死的时候不救,如今死了,还把他们的魂魄拉出来,搞什么万鬼夜游,怎么看都不像是什么正经神仙干的事,别是什么邪魔歪道吧。”
“天下怕是要乱了……”
“现如今还不够乱吗?”
就在百官们讨论之际,河东道节度使,兼太师太傅,朱向阳突然站出来:
“陛下,如今洛阳已经安定,臣手下将士皆有思乡之情,且臣作为一方节度使,也确实不宜离开太久,故臣想就此辞行,还望陛下能够恩准臣回去。”
朱向阳很清楚,他带过来的那些士兵在洛阳城里没做过什么好事,也没少杀人,只是杀的可能没有叛军多罢了。
同时糟蹋的妇女也不算少。
经历了昨天晚上的万鬼夜游,以及今天接收到这么些个信息,他是真心觉得洛阳不大安全,同时对因果报应,轮回地狱之类,也有点相信并颇为忐忑。
再加上他又没有做董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所以自然不愿在这多待,当即果断出来,说要打道回府。
虽然节度使是皇帝封的,但节度使听话已经是百年前的事了,现如今的节度使更近似于诸侯军阀,心情好,能给好处,就愿意听皇帝的话帮忙干点活。
心情不好或者没吸引他们的好处。
那圣旨就是个屁。
没有公开造反厮杀,一来是有些节度使确实没这想法,二来就是各地节度使数量不少,大家互相制衡,很清楚第一个冒头造反称帝,很容易遭受围攻。
到时候就是陈胜吴广之流。
成为真正天命之子的祭品。
“太师辛苦了,既然太师的将士有思乡之情,朕也非不通情理之人……”
虽然这事有点突如其来,但面对带着十万大军驻扎在洛阳城的河东道节度使朱向阳愿意回去一事,启祥帝还是挺乐于见成的,所以当即便暂时放下万鬼夜游是不是人为之事,开始说客套话。
然而他客套话还没说两句,就被朱向阳给打断了:“陛下,您就别跟我说这些虚头巴脑的话了,打胜仗臣是得到了您的嘉奖,但是士兵们还没有犒赏。
总不能臣又是自带兵马,又是自备粮草,然后连战胜之后的犒赏银子,抚恤银子之类,也都得臣自己出钱吧!”
“那臣岂不就是搞了个小朝廷,属于大大的僭越之罪,臣可万万不敢。”
意思很明确,就是要钱。
洛阳城里大多数百姓和没来得及逃走之人的资产,基本都被叛军们搜刮走了,朱向阳他们搜刮到的很少。即便后来朱向阳顺利击败叛军,但是有很大一部分金银珠宝不知所终了,不知道是被还活着并且逃走了的那些叛军带走了。
还是被埋在了哪?
反正他们搜查许久也没找到。
朱向阳肯定不愿意做亏本买卖,再加上打了胜仗,由朝廷出犒赏银子和抚恤银子,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所以他此时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伸手跟皇帝要钱。
这话一出,启祥帝脸都黑了。
他就该知道了,朱向阳这个狗东西没有那么好打发,国库里哪还有钱啊?
第125章 :腰斩弃市受辱妇(7)
“陛下!”
朱向阳看启祥帝一直不说话,当即又喊了声陛下,这笔银子他是肯定要拿到手的。毕竟如果不能从朝廷手里获得一笔银子犒赏抚恤士兵,那么就得他自己出,不出,又如何能保证士兵忠诚?
他又不是君,没理由要求士兵忠君爱国,所以只能靠能给他们带来好处。
从而获取士兵的拥护支持。
养兵可是很费银子的。
自然得抓紧一切机会设法弄银子。
而在场其余百官,则基本都是沉默以对,毕竟他们是既不敢得罪河东道节度使朱向阳,也不敢在这时候支持河东道节度使朱向阳,回头被启祥帝记恨。
朱向阳拿到银子拍拍屁股走了。
他们还得在启祥帝手下干活呢。
所以整个朝政大殿一时间竟然显得颇为寂静,就在朱向阳已经有些不耐烦之际,启祥帝终究还是不得不妥协道:
“本便是应有之事,回头朱太师去找户部尚书,算算该给多少犒赏抚恤。
由户部拨款,你看如何?”
这话一出,户部尚书他是果不其然的不得不站出来道:“陛下,不可啊!”
“太师,不是下官不愿意,实在是户部真的没有银子,全国各地如今还能够上交赋税的府州本来就不多,百官皇族都要花钱,地方赈灾也要花钱,户部如今总共也就只剩不到十万两银子了。
哪怕全部都给您也是杯水车薪。”
“而且百官俸禄如今都已经拖欠了近三个月,这十万两银子要是全部都给您的话,百官俸禄恐怕得一直拖欠到明年夏税成功收上来,才可能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