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知为什么,就是不想呆在宫里,哪怕母后教好了淑妃,他也觉得索然无味,从夜宴的那天晚上便是了。
殷明澜眉间骤然一疼。
哪怕他心底说了无数次,哄了无数次,可那个疑问还是一次又一次出现:合欢,她与那人成为真正的夫妻了吗?
夜里做梦时,他将两人盟约的梦境做得多么真实,醒来时就多么空虚,好像心被什么蛀空了。
他殷明澜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说孟合欢还是死心塌地地爱着他如初,看到夜宴那一幕的其他人怎会相信?
谋算了所有,但好像失去最珍贵的,一直以来都在守护的东西。如果,就连她都弃他而去,那这些年的汲汲于营,甚至拱手让妻,又算什么?
不算夸张地说,殷明澜觉得自己争权夺利的心都灰了大半。
萧若华叹了一声道:“今日怎地不见其他人,长青兄长怎么不在陛下身边护卫?”
“轻时早就逛街去了,白毓怕不是在哪家花魁娘子那吃酒……”言旐闷闷道。
殷明澜笑了一声:“朕打发长青回家去了,他终日也不休息一天,身子怎么受得了?再说了,朕也不能不让他回家看看家人。”
说到这里,他脸上才有点笑模样。
萧若华则命屏风后那位伶人奏乐,清脆动听的琵琶六幺曲子响起,众人心情也舒缓放松了许多。
衡阳有一搭没一搭看着楼下人行走。
“陛下准摄政王去北地,实在太过仓促。”萧若华淡淡道。
那里本就是他的地盘,边境无战事,加上先帝留下的后手,才将人压在京里多年,如今一招放开,怕是放虎归山。
殷明澜却不担心:“有世子在,不怕他翻出天来。”
“当日赐婚时,陛下怕是已经想好此事。”萧若华忽然来了这么一句话。
殷明澜吹茶叶的动作缓了缓。
柔然人虎视眈眈,唯有摄政王上阵,才有胜算,但皇帝苦心孤诣将他困住,平白就这么放出来?
唯有世子为质,才是上策。
而皇帝喜爱的长宁公主下嫁,则是天家给王府的定心丸,以示皇家恩德。这场婚事,不过是交换质子而已。
“那合欢,她怎么办?”萧若华颇为复杂地问起那个人。
两个人一时都沉默了。
衡阳在窗边观灯,烟花响彻云霄,没有听见两人对话。
只依稀听见合欢二字,熟悉的人影就这样映入眼帘。
她穿着一席红裙,眉眼弯弯,扯着一人的袖子,那人为她紧了紧系带,一派缱绻情深。
言旐倒吸一口凉气,心头猝不及防地涌出喜意,她下意识回头,对屋内众人道:
“合欢?她不正在楼下?”
萧若华忽然抬头,脸上的淡然化尽,站起身准备走过去。
却听言旐道:“她身旁的,怕就是世子吧?”
【作者有话说】
“小娘子莫急,你这夫君担心你哩!”
孟合欢大为惊奇,她围着奚琼宁转了几圈:“怎么看出来的?我怎么就看不出?”
郑林一脸佩服:没想到公主比世子还眼瞎,真不愧是夫妻。
邱意则瞥了瞥他:这大傻又在发什么疯。
第46章 故人
◎月移花影动,疑是故人来◎
“听说宋去意郎君在二十四桥正中的河上放了他新制的灯?”有小娘子兴致勃勃道,拉着手帕交快步向前,一郎君称奇道:“去年他那盏走马灯,绘制六面栩栩如生的仕女图,随着光影变幻,高悬在广阳楼檐下,竟比明月还要动人,堪称一宝。”
“什么?宋郎君制的新灯?”旁边一郎君称奇道:“去年他那盏走马灯,绘制六面栩栩如生的仕女图,随着光影变幻,高悬在广阳楼檐下,竟比明月还要动人,堪称一宝。”
“那日竞灯我在现场,无数高门郎君不惜二百金求得,宋郎君却放开让人竞。”
“最后竟是一卖油郎竞去了。”
那郎君扶了扶帽上簪的花:“幸好是宋家的场子,不然咱们也不敢放手一试,和高门争锋。”
“许兄,咱们这边走快些,可不能误了,看热闹。”
眼见人群都往那边去,合欢有些好奇,不过现今她最重要的事是拉着琼宁走百病。
绕着二十四桥走一走,包他百病全消,平安顺遂。
奚琼宁嘴角上扬,耳朵仔细倾听这桥上人声鼎沸,同走百病的老人小孩,招揽生意的摊贩,娇声抱怨情郎才低,无法竞得灯的小娘子,桥下桨击水面,水船上不时传来笙箫管乐,抑或是船娘售卖鱼脍声…
长日里闷在府里的他,本在人群中还颇有些不自在,此刻才算领会到合欢总是念叨的,这外头的好处。
“琼宁,明儿个父王可是要率军开拔了,各位将军大都跟着去,你可有什么章程?”合欢在一避人处觑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