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女殿下与三帝姬向来不睦,倘若她知晓你弟弟曾为三帝姬令侍,恐怕会直接将你乱棍打死,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白郁不禁啧啧出声:“殿下,您这名声可不太好啊。”
姜离未作回应,只是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一幕。
只见这唤作温弦之人已然捏紧了拳头,关节泛白,怒喝道:“我弟弟入三帝姬府中为令侍并非刻意攀附,更非自愿,你若再信口胡言,休怪我手下无情!”
闻得此言,那女子竟毫不犹豫地向前一步,抬手便是一巴掌狠狠扇在了温弦的脸上,留下一道鲜红的掌印。“你不客气又能如何?我告诉你,身为寒门之人便得认命!莫要以为靠着家中弟弟便能平步青云、扶摇直上,要我说,你那弟弟即便不死,也无甚用处,区区一个令侍罢了。”
温弦眼眶猩红,显然这句话直直地戳中了她心底那不可触碰的逆鳞之地。
她身形微微颤抖,心中的悲愤犹如汹涌的浪潮,几乎要将她的理智淹没。
她上前一步,尚未待她开口,一道清亮的嗓音骤然响起。
“寒门?”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姜离款步走来,她身着一袭贵气逼人的紫色华服,那张扬的色彩却被她自身沉静的气质所中和,恰似月色轻柔地守护着宁静的清湖,湖面流转着浅浅的碧波,荡漾出缕缕轻音。
她径直走到那女子身前,狭长的凤眸微微上扬,唇角逸出一声饱含极度不屑的轻哼。
“敢问这位姑娘,你祖上可有人封侯拜相,位列三公九卿?”
望着眼前气度不凡的姜离,女子微微一怔,方才的嚣张气焰仿佛在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她下意识地摇了摇头,“未曾有。”
“那可有担任州牧太守之职者?”姜离的声线平缓如水,语气却淡若清风。
女子再次摇了摇头,神情越发窘迫。
姜离并未停歇,继续追问:“那御史大夫可有?”
第434章 竟也敢妄称寒门
“没,没有。”女子满心不解地看了一眼姜离,实在猜不透她为何如此发问。
姜离闻得此言,唇角倏地勾起一抹充满讥讽的弧度,“这便怪了,你这般巧舌如簧、趾高气昂,竟不知所谓寒门,乃是没落的士族,她们往昔皆是名门望族、只是后期家道中落,方才有了寒门之称。”
“而你,不过区区庶民罢了,竟也敢妄称寒门?”
“还有,当街议论皇族,你有几条命够你这么作的?”
女子闻言,神色大变。
温弦则神色依旧淡然,静静地伫立在原地,仿若从始至终都未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
女子一脸惊惧,旋即开口道:“贵,贵人此言……”
“呵呵!”姜离冷笑出声,“难道我说错了?”
“你自认为能言善辩、不可一世,却连这些常识规矩都不知晓?”
女子羞恼地垂下头,心中虽涌起熊熊怒火,却深知在这玉京城中权贵如云,在自己状元及第之前,任何一个权贵都能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置于死地。
沉默许久,她嘴唇轻颤,才有些不甘地指向温弦,“那她与我又有何不同?不都是庶民!”
姜离冷笑一声:“你既是来参加此次会试,定然也饱读诗书,怎么,却连温之虞也不曾听过吗?”
女子微微发愣,满脸惊愕地看向温弦,“她?她是……”
“温弦之母正是温之虞,文德九年,蛮族悍然来犯,朝中武将皆戍守边疆,朝中一时无人可用,温之虞虽为文臣,却毅然披甲上阵,仅凭一己之力,率领八千精锐之师成功抵御了蛮族五万骑兵的凶猛进攻,这在世人眼中的必败之战,却被她生生扭转,可她却也身中十余刀,最终伤重不治,英勇捐躯!”
“她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以自己宝贵的生命,捍卫了西越的尊严,守护了西越的万千百姓,其后,被追封为忠烈侯。”
随着姜离的话音落下,周遭那些针对温弦的不屑之声瞬间戛然而止。
姜离缓缓向前迈出一步,目光如炬,直视那女子,“所以,你现在还敢说自己是寒门吗?”
女子满面惭愧,缓缓摇了摇头,“我……我……”
“你当给她赔礼道歉!”姜离有些不耐的开口。
女子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复杂情绪,这才转身面向温弦,恭敬地拜了一拜,“抱歉,是我言语莽撞,有失妥当。”
温弦轻轻摇了摇头,神色平和,“无妨。”
人群渐渐散去。
温弦的嗓音沙哑,透着一丝不自知的哽咽,缓缓朝着姜离看了过来,她行了一礼,“不知姑娘高姓大名,它日也好回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