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长乐宫中,气氛凝重。
“皇帝……”
太后见到自己儿子,张了张嘴,最终仅长叹一声,重新落座于椅上,满脸无奈之色。
“皇兄,皇嫂见了大红……”
说话之人,正是承安帝胞妹,年方十七的昭华长公主——姜玉皎。
“怎么回事?”承安帝落座之后,看向长乐宫的掌事太监。
“启禀陛下……”太监跪地叩首,战战兢兢道,“方才娘娘与杨德妃正在御花园赏花。”
“卫淑妃随后前来,其与皇后娘娘发生了些许言语冲突……”
“皇后娘娘脚下踩到珍珠……不慎从台阶上摔下……珍珠恰是淑妃娘娘掉落在地上的……”
寥寥数语,太监便将谋害皇后与皇嗣之滔天罪名,扣在了卫淑妃头上。
“来人!”承安帝面无表情地开口。
“今日在皇后身边伺候的宫人,侍主不力,全部打发到掖庭,包括掌事太监与女官!”
“陛下恕罪——”
“速速带走!”
众人的求饶声甫一响起,李公公便已喝令左右堵住他们的嘴巴,旋即匆匆带了下去。
“愚不可及!”太后轻叹一声,望向内殿的目光中尽是失望之色。
即便身为皇后之心腹,那也不过是奴才罢了……岂能在皇帝面前肆意攀咬其他主子?
皇后算是聪慧,但资质有限,此番恐怕是棋差一招、得不偿失……
片刻之后,周太医步出内殿,疾步行至承安帝身前,躬身禀报——
“陛下、太后……恕老臣无能……皇后娘娘腹中的龙胎……已没了气息。”
“为保皇后娘娘凤体安康,还是需得用药物……尽快将腹中残留引出。”
皇后的身孕尚不足四个月,而今受到严重撞击,即便大罗金仙临世,也是回天乏术。
“竭力救治皇后……”承安帝对周太医摆了摆手,沉声吩咐一句。
“老臣遵命!”周太医领命而去。
“作孽啊!”太后连连摇头,话语中难掩深深的惋惜与痛心之情。
皇帝大婚四载,迄今为止,后宫共有八位嫔妃,其膝下仅有两位皇子与一位公主。
皇后好不容易怀有身孕,竟然发生此等祸端,着实令人忧心……
“母后……”承安帝宽慰道,“朕这般年轻力壮,您还怕宫中缺少孩子吗?”
“……”太后轻叹一声,“许是哀家过了几年悠闲惬意的日子,这颗心……也柔软不少。”
“后宫的女子,若是连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那还不如不生……”
“罢了……好生照顾皇后,此事皇帝命人调查吧……哀家乏了,实不愿理会后宫诸事。”
话音落下,太后缓缓起身,继而携同昭华长公主,转身离开长乐宫。
自皇后入主中宫,无论诸事,她从未插手过,甚至连一个女子,都未送入皇帝后宫。
后宫大权皆握在皇后手中,对于这位儿媳,她已是仁至义尽了……
“母后——”
“五月下旬,朕决定东巡,届时您与皇妹同行,以便好好散散心。”
待太后母女行至殿门口时,身后骤然传来了承安帝的声音。
“东巡?”太后转头问道,“不知皇帝是否会巡察至郓州?”
“自然!”承安帝颔首应道,“朕要去往东境,犒赏三军,携工部巡察郓州水利设施。”
母后既明知故问,他又岂会戳穿!
“如此甚好!”太后佯装叹息,“哀家许久未见到永宁郡主,玉皎也格外想念姐姐呢!”
“皎儿……咱们回去收拾东西!”
话音未落,太后挥了挥手,随即牵着昭华长公主快步离去。
第0章 番外:承安帝(2)
“陛下……皇后娘娘醒了。”
周太医禀报完毕,遂躬身退下,前去开具药方,安排药童熬药。
“李申,你亲自去调查此事。”
丢下这句话,承安帝径自起身,不紧不慢地朝着皇后的寝殿走去。
“诺!”李公公躬身应道,而后赶忙带领御前宫人退出殿外。
后宫的这些主子……一个个的都以为自己头脑聪慧,行事滴水不漏。
然而,殊不知,陛下早已将她们的一切所作所为尽收眼底……
日暮西垂,长乐宫寝殿之中,刚刚小产的皇后,已然泣不成声。
“陛下……我们的孩子……”
“太医可曾告知……是男是女?”
询问之际,她艰难地坐起身,目光直直地望向坐于榻前的承安帝。
“是一位皇子。”承安帝据实相告。
“不——”
闻言,本就悲痛欲绝的皇后,再难顾及仪态,其颓然地瘫倒在榻上,哭声凄厉至极。
“我的孩子——”
其声尖锐刺耳,显得凄惨悲凉,透露出内心的绝望与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