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康王则静静立在原地,如一条蛰伏在暗处已久的毒蛇,缓缓吐出了蛇信子,伺机着要狠狠咬上猎物一口。
*
这两日,薛国公府门廊上时常能收到不明人士寄来的信件。
信件的内容都大同小异,大多都是一些对苏莞丝的仰慕之语。
连着收了几日的信后,苏莞丝便不堪其扰地让人去调查信件的来源。
这一调查,却什么都调查不到。
薛老太太与唐氏责问她:“你可是在外做了不安分的事?”
苏莞丝摇摇头,为自己辩解道:“儿媳谨守妇德,不曾与外男说过半个字,也不知这些信件是从何而来的,儿媳也很困惑。”
唐氏嘟囔着说了一句:“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赜礼远在西北,焉知你是不是耐不住寂寞了……”
好在薛老太太明几分事理,这样的事闹出去对薛国公府没有半分好处。
外头的人只会看他们薛国公府的笑话。
所以她呵斥了唐氏一句:“别说胡话,说不准是什么人在恶作剧呢。”
这日之后,苏莞丝派人日夜不分地守在门廊处,瞧一瞧到底是谁送来的信件。
蹲守了这几日,却只等来了个乞丐。
乞丐们一问三不知,只说:“晨起后我身边就出现了这么一封信,还有一张字条和五两银子。”
字条上写着让他将信送来薛国公府。
苏莞丝听后面色沉沉。
云枝也担忧不已,猜测道:“会不会是丹阳县主,或者是苏妙嫣……”
“不会。”苏莞丝摇摇头,只道:“她们没这么大的本事。”
苏妙嫣就不必说了,丹阳县主还被皇后娘娘关着禁闭呢。
送信的幕后指使不仅要不留痕迹地“骚扰她”,还要从那么多乞丐之中筛选出懂几个字的乞丐来送信。
其中的城府与心计自然不必多言,且还得要有几分只手遮天的本事。
这样的人,只可能是高高在上的天潢贵胄。
苏莞丝不明白,她何时得罪了这样的贵人?
这贵人如此愚弄她,安得又是什么心?
第156章 唐氏决定不再严苛苏莞丝。
苏莞丝担心了许久,好在那贵人只是送送信件,并没有做出更过分的事来。
薛老太太与唐氏起先还气愤着苏莞丝的“不守妇道”,可后来两人都渐渐回过神来,明白了是有人在故意诋毁薛国公府的名声。
苏莞丝胆子再大也不敢勾结外男。
唐氏还叽叽喳喳地说了一大堆,薛老太太却道:“这事到此为止,谁都不许再多言半个字。”
苏莞丝心如明镜,只一心做好她孝顺贤惠的儿媳,侍奉着薛老太太与唐氏用早膳。
用完早膳,有仆妇从金陵归来。
薛老太太立时让她进屋,并问:“依兰和清兰的婚事可有定下?”
那仆妇答道:“回老太太的话,依兰小姐年初的时候就已嫁了人,只是嫁过去没两个月夫婿便堕马而亡,着实是可惜了……清兰小姐与金陵孙家的长子定下了婚事,明年六月大婚。”
听得史依兰嫁人后守寡,薛老太太神色郁郁,只道:“依兰这辈子的命数不好。”
好在史清兰嫁得不错,虽不能留在京城,却还是嫁给了门当户对的人家。
这样也好,起码史家还能因此再昌盛一段时日。
苏莞丝在旁静静听着仆妇的话语,一颗心泛不起丝毫波澜。
史依兰与史清兰都曾是她前行路上的对手,可说句心里话,她并不讨厌这两个人。
这世道,女子想嫁得好些,想后半辈子有一份倚靠,并不是一件错事。
成王败寇、胜负已分,她倒希望这两人婚后日子过得好些。
只是薛老太太因史依兰的遭遇而心气不顺。
又听那仆妇说:“依兰小姐的婆家待她不好,话里话外都是说她克夫不详的酸话……”
“糊涂人,难道依兰愿意如此?这些人惯会拜高踩低、实在恶心。”薛老太太不忿道。
这时,邹氏听了这话忙上前开解薛老太太:“老祖宗别生气,依兰是个好孩子,纵然不幸,可日久天长地,她的婆家人总能看到她的好处。”
按理说,这样安慰薛老太太的话应该由唐氏或者苏莞丝来说。
可唐氏素来不善言辞,也不喜欢做这些低声下气的活计。
苏莞丝聪慧,却不知为何总是与薛老太太情谊淡漠。
邹氏说完这话,薛老太太立时神色一松,她拍了拍她的手背,道:“还是你这孩子最贴心。”
说完这话,秦容婉也笑着挤到了薛老太太跟前,道:“老祖宗偏心呢,只夸母亲,也不疼疼我们这些小辈。”
薛老太太喜欢她娇俏灵动,能言会道,便笑道:“我怎么就不疼你了?昨儿我可让人去训诫了怀哥儿,这孩子最听我的话,今夜你就回去准备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