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莞丝低眉一笑,笑意清浅温柔:“往后我们主仆四人就是一家人,我自该对你们好些。”
红茹与红雨更是感恩戴德,只道:“奴婢愿为姑娘大业效犬马之劳。”
苏莞丝笑着说:“说的这么郑重,都让我不好意思了。”
她存心要收买红茹与红雨,只是赏赐还不够,还要让两个丫鬟见识她的手段,全心全意地效忠于她。
“昨儿我让你们打听的事,怎么样了?”她问。
红茹:“老太太院里的小丫鬟说,这回来薛国公府的史姑娘在家中行二,名为史清兰,模样俊俏不说,在诗文上的才名更是响彻整个金陵。”
“这么厉害?”苏莞丝调笑般地问。
红茹点点头,道:“听伺候老太太的丫鬟说,老太太是铁了心要让史家女做世子爷正妻的。”
苏莞丝敛下蒲扇般的睫羽,将情绪掩起,笑道:“那就试试谁的本事更厉害。”
午膳前后,唐氏将唐家的补偿送来了月华阁。
五百两银票,于苏莞丝而言是一笔极大的数目。
她让云枝换了些碎银,打扮一新后去寻二房的薛雅铃说话。
云枝好奇:“四姑娘是庶女,三姑娘才是二太太所生的嫡女。”
“庶女又如何?只要能助我一臂之力,她在我心里就要比嫡女尊贵的多。”苏莞丝浅浅一笑道。
况且二房太太柴氏为人严苛狠辣,这么多年二房除了薛雅铃外,再无其他的庶出血脉。
薛雅铃日子艰难,眼瞧着到了及笄的时候,婚事却还没有着落。
苏莞丝一边朝着二房走去,一边轻声问云枝:“像薛雅琦这样出身尊贵的嫡女,外祖家也显赫,自己又有手段本事,为何会落得个被镇国公府退亲的下场呢?”
“奴婢不知,只知道三姑娘的婚事十分艰难。”
苏莞丝又笑:“俗话说的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咱们就去瞧瞧四姑娘是不是这只黄雀吧。”
云枝听不懂却跟着苏莞丝去了薛雅铃的闺房。
一进屋,屋内的陈设摆件还算尊贵,看来二太太还是在意面子上的功夫的。
只是一进内寝,便看见薛雅铃穿着一条半旧不新的罗裙,鬓发间簪着一支梅花素钗,打扮得十分简朴。
好在她生的清雅,配着这身清艳艳的装束,显得愈发动人。
“叨扰了四妹妹,是我不好。”苏莞丝嫣然一笑。
薛雅铃待她态度很和善,热情地邀她坐下,并道:“我整日里无事,正想着与苏姐姐亲近亲近呢。”
她让丫鬟们去给苏莞丝泡茶,又不经意地说道:“府里先走了一个史姐姐,又去了一个唐姐姐,竟只剩下苏姐姐能陪我说说话了。”
薛雅铃的头上明明有一个嫡出的姐姐,她却故意不提。
苏莞丝瞥她一眼,聪明人在四目相对间就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既如此,往后我就时常来陪四妹妹说话,四妹妹可别嫌我聒噪才是。”她道。
薛雅铃也笑,那笑意沉沉似古井里的死水:“苏姐姐可要常来,妹妹也正无事可做呢。”
说话间,苏莞丝便笑着扶了扶自己鬓发间的金钗,薛雅铃道:“大哥哥的眼光真好,这金钗可真衬苏姐姐的肤色。”
苏莞丝笑得甜美:“妹妹谬赞,你也是娇花一般的人儿,想来必有一桩好亲事会落到你头上。”
【Ps:这两人的对话不是废话,是在各取所需,达成共识。宝宝们发现了吗?】
第72章 怎么办呢?大表哥眼里只能看见我。
今日秋高气爽。
丹阳县主这个稀客登了薛国公府的门。
唐氏不喜她嚣张跋扈,本是打算称病推辞过去的,转眼想到苏莞丝的存在。
她咬咬牙道:“给我梳妆,我要见见丹阳县主。”
此番登门,丹阳县主备了不少厚礼,还藏起了平日里的飞扬跋扈,笑着向唐氏说。
“上回在县主府,让贵府的表姑娘受了委屈,我是特地登门来致歉的。”
她拿出了高句丽进献来的山参阿胶糕,笑意里奉承味十足。
“国公夫人可不要生我的气才是。”
唐氏一惊,打量了丹阳县主两眼,瞧见她脸颊处泛起的嫣红,一下子便明白了她的意思。
“县主说笑了,什么委屈不委屈的,以丝姐儿的身份能去县主府参加诗会,已是她莫大的荣幸了。”唐氏道。
丹阳县主又说:“夫人可否让我亲自向苏家小姐道个歉?”
唐氏瞥她一眼,笑道:“这有何难,我差人去请她。”
约莫一刻钟后,苏莞丝装扮一新地赶来了荣禧堂。
她一进屋,丹阳县主便眯起眼留意她的打扮,见她还是姑娘家的模样,这才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