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就听太子轻飘飘开口:“孤一时半会儿见不得成远侯这张老脸,更不想听他说半句话,来人,丢出去。”
成远侯猝然抬头,还没来得及张嘴解释,就被两个侍卫强行堵嘴拖走。
太子漫不经心将圣旨丢到郑津怀里:“徐老夫人,郑世子,林小姐,你们觉得孤的处置如何?”
还能如何?人都丢出去了!
“殿下仁厚,老身在此,谢殿下高抬贵手。”
在场诸多官员权贵眼神交错,轻易得出了个结论:
成远侯不受太子待见。
在京城,没有存在感都无所谓,但若被太子记上一笔,这成远侯,怕是做到头了。
再看太子及陛下对郑津的态度……既有了陛下亲封的世子之位,又得了徐文洲这么个老师,郑津前途无量啊。
膝下有女儿有孙女年龄正合适的官员眼珠子一转,打定主意得让自家夫人去同徐老夫人套套近乎。
原先顾忌着早年间的那件事,以及成远侯迎续弦一事不太体面,京城各家觅亲事都不曾考虑过郑津。
但……这不是眼瞅着成远侯府势头不错嘛。
众人心思各异。
林净月随着太子一句‘都起来吧’,搀扶老夫人起身,心事重重地落了座。
她扫视着在场的人,没有瞧见睿诚王府的人。
——两大王府的人似乎都只送了礼,没有留人旁观。
注意到林净月脸色不太对,溜达过来的郑越以为她还在担忧太子殿下会记仇,打量几眼被徐垣邀着上坐的太子,低声劝道:
“放宽心,太子殿下虽然不讲理了一点,下手狠厉了一点,偶尔喜怒无常……但殿下从来不会记仇。”
林净月僵硬地扯了下嘴角。
因为太子有仇当场就报了,从来不隔夜。
不过她担心的并不是会被成远侯拖累,而是……
第46章 分明是在自断后路
即便有老夫人和太后幼年的交情在,太后也绝不可能贸贸然劝动陛下给郑津赐封世子之位。
侯府世子,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立下的。
听刘嬷嬷说,除非侯府再度为朝廷立下大功,亦或于朝廷有用,否则一般都是降等承袭爵位。
林净月方才也瞧见了太子念圣旨时,老夫人眸底的震惊,她猜测老夫人向太后求的,是让郑津降等袭爵。
从成远侯府,降为成远伯,甚至更低的爵位。
不求保住侯府荣华,只求不削去爵位。
谁料太后陛下如此大方,大方到林净月都有些不安。
——郑津无功无过,安安分分当他的武学学子,封世子的圣旨,绝不可能是冲着他来的。
林净月思来想去,唯有一件事,足以让陛下太后破例开恩。
那便是,南方时疫。
云华县主上禀时疫一事后,陛下下令彻查,提前发现苗头,暂时控制住了时疫。
原本应当赏赐林净月,但陛下太后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或是正好收到老夫人递上的帖子,干脆顺水推舟,抬举了郑津。
林净月不在意上禀时疫的奖赏落到谁身上,反正郑津当上成远侯,获益的也是她。
况且……她毕竟是假的侯府千金。
如今若是得了赏赐,真假千金一事日后被揭露,只会成倍引来天子发怒。
倒不如让郑津当上成远侯,他是个知恩图报的,纵使迎回林景颜,也不会与她断绝往来,甚至会出面庇佑她。
只不过,林净月隐隐觉得太子此行,是冲她来的。
林净月抿了下唇,被自个儿的猜测逗笑了,她摇摇头,看向正中央。
圣旨被好端端摆放在正堂桌上,右边坐着徐文洲,郑津拜师刚到磕头奉茶。
他恭恭敬敬磕完三下,端着拜师茶呈上。
徐文洲接过茶抿了口,笑着让他起身:“你是我收的最后一个关门弟子,往后,为师不会再收徒。
为师对你,没什么太高的期望,只盼着你忠君孝亲,爱护幼妹。”
郑津谨记林净月的话,师父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当即认真应下:
“师父一言一行,徒儿铭记在心,片刻不敢懈怠。”
看着看着,林净月视线滑到一旁静坐的太子身上,他一身玄衣,更显病弱阴鸷。
过于俊美的脸庞此刻面无表情,低头转着羊脂玉做的扳指,叫人难以琢磨。
似是察觉到林净月的视线,太子眉头一挑,噙着一抹冷笑望来。
林净月坚定了她方才的猜测不过错觉,客套一笑后,恭敬地垂下眸子。
拜师礼成,宴上便是一片觥筹交错。
老夫人身边围满了套近乎的人,有些曾与成远侯府关系匪浅,但因着某些事多年不曾闲话。
有些全然陌生,正好借着恭喜郑津的由头,围到郑津和徐文洲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