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毓栖更不服气了,皇帝刚才对着自己可不是这话。
“你呀,年纪太小,怎懂情爱,你看看你姐姐,与摄政王鹿车共挽,确是佳偶。”
可见皇帝应该是受了萧勿的引导,劝慰沈毓栖,只是编的瞎话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而已。
“方才是在射箭吗?”萧勿问皇帝。
皇帝身后的几名侍卫哗啦啦让开了个豁口,皇帝指了指一圈箭靶,“是啊,小姑娘心神不定,被我……朕打得落花流水的。”
沈毓栖的骑射一向比沈意之优秀,她同国公千金炼玲珑同有这方面的天赋,也算是世家千金中数一数二的能力。
不过再优秀,与皇帝比还是差得太远,年轻皇帝显然也是在逗小姑娘玩。
“不是闺秀典范吗?何不与我比上一比?”
沈毓栖傲慢着将手里的弓箭要递给沈意之,沈意之下意识望向萧勿。
“微臣,参见陛下。”身后突然响起莫允修的声音。
沈意之心里一个咯噔。
11
第11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靶心◎
皇帝偏过脑袋,看见了莫允修。
“莫爱卿,来得正好,朕恰好有事要同爱卿商议。”皇帝笑得一脸单纯,步子差点要飞起来,又突然定住脚步,视线朝萧勿瞟了眼,见萧勿没有看他,才稳着步子朝莫允修走去。
沈意之见此,想到了刚来沈府的自己。
她有些不太记得在太傅府的日子了,也不太记得自己以前是什么样的。
只能想起来到沈府后,沈灼庭告诉她,要想活命,要么就隐于世界之外,让所有人都注意不到她,要么就要站在所有人的目光下成长。
她那时候是茫然的,沈灼庭为她选择了后者。
因为她已经成为了沈灼庭的嫡长女,从孟姓正式更名为沈姓。
沈灼庭为此带着她出入各大名流聚会,请了宫里退下来的女官在家日日教导,那时还小,但她不曾哭过,只是麻木地学习。
沈意之不知那时候的危如累卵,自己只管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努力做沈意之。
不知她背后的人为了保护她做了多少牺牲。
此时看见年轻皇帝小心翼翼看向萧勿,谨慎行事的模样,像极了当年懵懂的她。
萧勿在听见莫允修声音的同时,感受到了沈意之抓着自己手的那只冰冷的手颤抖了一下。
已经是五月的天势,原本就冰凉的手,仿佛更凉了。
二人已经不在皇帝视线内,沈意之准备抽手离去,却没想到向来不曾主动的萧勿竟回握住了她。
沈意之:“?”
“为什么这么冰?”萧勿将沈意之的手捏成团,整个握进了他的大掌,声音不小,皇帝和莫允修都看了过来。
沈意之没敢看莫允修的视线,却在心里有了一种似乎是背叛了他似的错觉。
她的潜意识里,莫允修还是她的丈夫。
同寝三载,她还未习惯。
沈意之又摸了下脖颈,那里她系上了一根披帛。
她的小动作引起了萧勿的注意。
向来端庄淑雅的闺秀连抠手指,眼神乱扫等无伤大雅的多余小动作都没有。
却在听见莫允修声音之时又是颤抖,又是慌乱,又是摸脖子。
萧勿在满堂花殿那夜第一次看见沈意之在脖子上系了披帛,从那之后,他在街上看见了许多女子为漂亮,也系上了披帛,俨然成为闺秀间的一种时尚。
但眼下看她的小动作,不知是不是沈意之的脖颈不舒服才如此。
他早知道沈意之反对沈毓栖嫁给莫允修是有其他原因,告诉他的也都是借口,但现在,萧勿觉得她与莫允修之间,也许并没有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沈意之没有回头,但她感觉到莫允修的视线落在她的后背,后背好像被烫穿了许多洞。
皇帝知道沈意之要做什么,于是带着人就支开了莫允修,沈意之转身行礼,只得见几人背影。
沈意之长舒一口气。
她不确定莫允修此时入宫是不是为了沈毓栖的事,最好别来沾边。
皇帝走了,沈毓栖也平身后,继续将手中的弓箭递给沈意之。
世家子女都要学习骑射,萧勿暖了暖沈意之的手,就松开放她去射箭,自己退开了几步,但也没有离得太远。
沈意之接过她递来的弓,她转头从一旁侍卫手里又接了一把过来,一脸傲慢地用下巴点了点远处的靶,示意沈意之。
沈意之有许久没有拿过这些东西了,此时拿起来,还感觉手臂有些虚浮。
她手持长弓,挽弦却吃力,虽身姿挺拔,但日上中天,额间已经开始渗出汗来。
沈毓栖嘴角弯起冷笑,踢弓拉弦一气呵成,就将手中箭矢划破暖阳直射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