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怎奈她姝色动人(3)

作者:碧玉无香 阅读记录

另嫁的话蒋氏是彻底谈不下去了,崔时音是油盐不进,要不是临江王看上她,谁愿意来受此等侮辱。

“崔时音,话别说得这么满。总有一天你有求到娘家的时候。”

走之前,蒋氏还不忘放下狠话,好似娘家帮了崔时音许多忙。但实际上,崔时音嫁入贺兰氏,成为寡妇,娘家居功至伟。

崔时音虽是崔氏大房所出的嫡幼女,但幼时因遇匪寇流落在乡野之中,幸得一对养花的老夫妇将其抚养长大。在少时才被叔父找到,带回崔家。

或是因分离太久,亦或是因崔时音由乡野下贱之人抚养长大,亲生父母对她并不上心,甚至说颇有嫌弃。唯有叔父一家时有关心照顾,只不过还未等她适应崔家的生活,叔父荣任,一家迁到随州去了。

自那以后,她的日子越发难过起来。父母兄姐平日的忽视和斥责接踵而至,当时崔时音听得最多的话便是,

“愚笨。”

“冥顽不宁。”

“乡野之人教出来的,果然上不了台面。”

崔时音觉得很难过,老夫妇虽然身份不如崔家高,但对她却是万般宠爱。即便家贫,也会竭尽所能花钱送她去识字念书,闲暇时间还会教她伺弄花草。

养花如爱人,从老夫妇那里她得到了远比亲生父母多得多的温暖和爱意。此话一出,立马遭到更加严厉的责罚,他们都认为她自甘下贱,已经无可救药了。

到如今,崔时音闭上眼睛回想起来只有父母嫌恶冰冷的眼神,兄姊的嘲讽,下人的指指点点,和饿到极致的挠心感。

若不是崔家不能出一个饿死女儿的丑闻,她早就不在人世。自那以后,她学会了沉默,沉默的反抗。

但在高门世家遭到当家人的厌恶,即便是亲生女儿,也很难在府中生活。

那段时间崔时音甚至自己都吃不饱,下人早就想法子调到别处去了,只有一个傻乎乎的碧桃留在她身边,两人一起种花偷偷运出去卖,日子渐渐好转。

只是种花的生意很快就被发现了,辛辛苦苦种的满院花草只因姐姐的一句喜欢,全都没了。

碧桃偷偷哭了一个晚上,早上还起来安慰她。当谁不知道,她哭得眼皮子都是肿的。

幸好叔父一家回来了,许是模样太吓人,叔母一见到她两眼直冒泪花,把她搂入怀中。与叔父一家相处的日子总是甜蜜快乐的,但也是转瞬即逝的。

本以为要继续过苦日子,不知叔父和父亲在书房谈了什么。总之,她和碧桃是跟着叔父一家一起到了随州,离开了如牢笼般的崔府。

随州的日子真好呀,好到让她终身忘怀,能在寒冷的深夜反复回想,好似能给人无限的勇气。

第2章 不忍夫人伤心

第二日,崔时音正当梳洗要去正屋那头请安时,便收到一封邀请函。

原是晋安长公主派人邀请她参加常乐楼的瓜果宴。

晋安长公主身份尊贵,却不是当今陛下的亲生女儿,而是先帝之女。陛下登基后,为示恩宠保留其位份不变,加之太后娇纵,她在洛城颇有风月之名。常常举办宴席、比赛,纵情欢乐。

许是时当夏令,便又起了兴致在常乐楼举办宴席。

说来在闺阁中崔时音与晋安长公主交往并不密,从嫁给贺兰亭后才有来往。只是她向来惫懒,只要无人相邀,也能在院子里品茶看书种花撸猫,呆上许久。

崔时音想着自己索性无事,也许久未出去,赴宴未尝不可,便打发人去正屋说一声,装扮一番出得门去。

却不知她打发的人刚禀告完,贺兰夫人的脸就铁青起来,底下的人噤若寒蝉。

“不知廉耻!前脚她娘家人刚上门,后脚就去外头搔首弄姿!把贺兰府当成什么地方了!”

下人们心知大少夫人虽说守了寡,但到底是门阀世家所出贵女,又有大人偏护,不敢当面说主子的不是。

“崔氏还自诩为世家大族,才守寡多久,就迫不及待找下家了。依着我看,她们不过仗着舅姑好说话罢了。”

底下从早上枯坐许久想看热闹的二少夫人何氏,仗着与自家婆母的关系亲密,往日里与崔时音嫌隙较多,颇有些同仇敌忾的意味。

闻言贺兰夫人脸色越发难看,先前只是插手大房的事情几次,就被贺兰大人狠狠的下了面子,往后她便只敢对崔时音阴阳怪气一番。

崔时音此人也是心奸皮厚,当面任她如何说,背后却把话传到贺兰大人那边去,惹得她又遭痛斥。

贺兰夫人吃到教训,心虽有不甘,但却不敢又过多举动。

这些事情她底下人都心知肚明,唯独何氏是新嫁之人,自然不知府里底细,还以为自家婆母在贺兰府中只手遮天。

上一篇: 燕燕于飞 下一篇: 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