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维港寄长安(24)

作者:拉条子 阅读记录

半年了。

他自嘲地扯松领带,昂贵的真丝布料在掌心皱成一团。

京圈这个镀金牢笼里,他像只折翼的候鸟,既飞不回南方的暖阳,又融不进北方的风雪。而叶观澜……想到这个名字,他下意识摸向西装内袋,那张高尔夫球场的字条还在,边角已经起了毛边。

手机在掌心转了好几圈,杨晟突然按亮了显示屏。通信录里那个名字刺得他眼眶发烫,喉结滚动间,指尖已经先于理智按下了拨号键。

“喂?”

电流也滤不掉的清冷声线,像雪粒簌簌落在耳膜上。

杨晟的拇指无意识摩挲着窗框,雨水渗进指甲缝的凉意让他清醒了几分:“叶生,你一个北京人,怎么比香港地价还难约?”话一出口他就咬住了舌尖——这哪像谈正事,分明是在撒娇。

玻璃杯底磕在大理石台面的脆响传来,接着是钢笔旋盖的轻咔声。

“难约说明有价值。”叶观澜的声音忽然近了,彷佛就贴着耳畔呼吸,“杨少家族当年在太平山收楼时,不也专挑最难啃的骨头?”

窗外的雨突然大了起来。杨晟望着玻璃上扭曲的倒影,看见自己眼底跳动的火苗:“叶少这是把自己当太平山顶的豪宅了?”他故意让袖扣磕出声响,“可惜现在港岛楼市不景气。”

电话那头传来衣料摩擦的窸窣,像是有人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所以杨少改行做北漂了?”轻飘飘的一句,却准确踩中他所有痛处。

领带突然勒得呼吸困难。杨晟扯开束缚,喉间溢出一声笑:“可不是么,专程来给叶少当跟班。”话里的自嘲掩不住酸涩,“可惜连递名片的资格都没有。”

雨声忽然填满了沉默的间隙。杨晟数到第七滴雨砸在窗沿,叶观澜的声音穿透雨幕:“今晚八点。”背景音里传来纸张翻页的沙响。

电话挂断的忙音像记闷雷。

杨晟怔怔望着窗外,雨幕中的国贸大厦亮起灯火,倒映在积水的路面,竟有几分维港的错觉。他忽然推开窗,任雨水浇湿前襟。

北京深秋的雨带着凛冽的土腥气,却莫名让他想起南中国海的风。

湿透的衬衫贴在背上,凉意渗进骨髓。杨晟却笑了——这场雨,终于下到了他心里。

……

暮色沉沉,雨丝斜织,胡同里的青石板泛着水光,倒映出模糊的灯影。

杨晟撑着伞,循着门牌号找到那家藏在巷子深处的私房菜馆。推开斑驳的木门,老式铜铃“叮铃”一响,扑面而来的是红烧肉的酱香和隐约的京剧唱腔,咿咿呀呀地混在蒸腾的热气里。

王晅带他去的地方,永远都是那些藏在CBD高层的私人会所,水晶吊灯、雪白桌布,连服务生走路都轻得像猫。

而叶观澜偏偏喜欢这种市井烟火气——胡同里的小馆子,老板亲自掌勺,菜单就写在掉漆的黑板上。

他本以为提前十分钟到已经够早,没想到推开包厢门时,叶观澜已经坐在那里。暖黄的灯光笼着他半边侧脸,修长的手指正慢条斯理地烫着紫砂壶,水汽氤氲间,茶香悄无声息地漫开,连空气都变得清雅起来。

“叶少,每次准时得让人无话可说。”杨晟扯了扯被雨水打湿的袖口,拉开椅子坐下,椅脚在木地板上拖出轻微的声响。

叶观澜抬眼看他,目光在他微湿的发梢停留了一瞬,随即垂下眼睫,继续摆弄茶具:“你也挺准时。”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事实。

“那是,叶少的时间可比金子还贵。”杨晟故意拖长了音调,指尖在杯沿上轻轻敲了两下,“我可不敢耽误。”

叶观澜没接话,只是将烫好的白瓷杯推到他面前,茶汤澄澈,映着灯光像一块琥珀。他又递过菜单,动作行云流水,连纸张翻动的声响都恰到好处,彷佛在演绎一场无声的茶道表演。

“看看想吃什么?”

杨晟随手翻了翻菜单,目光却总忍不住往对面瞟。

叶观澜今天穿了件深灰色衬衫,料子挺括,衬得肩线格外利落。袖口随意挽到手肘,露出一截线条分明的小臂,腕骨凸起的弧度恰到好处。他低头写字时,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衬得整个人愈发清冷疏离。

“叶少看着安排吧。”

杨晟把菜单递归去,指尖不经意擦过对方的手背,那一瞬的触感像是被烫到,他条件反射般缩了回来。

第12章

叶观澜接过菜单,神色未变,只在便签上写了几行字交给候在门边的助理。笔尖滑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安静的包厢里格外清晰,杨晟盯着他握笔的手指,忽然想起上次在长安俱乐部,这人也是这样漫不经心地给王晅签了一张支票,数字后面的零多得让人心惊。

上一篇: 咸鱼王女再就业 下一篇: 超能力篮球R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