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大欢喜,众人又是一阵起哄,屋外头的人都好奇了,问怎么回事儿。
一天热热闹闹的过去了……
第122章 我不想只做你的男人!
这两三个月家里琐事多,钟五上山的次数不多,如今安定下来,他又有心思往山上跑。
这时节山花山果都已过季,他也就是去打打猎,猎些野鸡兔子之类的,如果能遇到野山羊,鹿或者獐子那就算是大收获。
江衔月不大放心,“这都入冬了,猎物不比秋天肥嫩,那些野兽正是厉害的时候,你就歇歇,明年开春再进山。”
钟五想想也是,但是要真歇几个月,只怕开春手都生了,而且,他还有别的打算。
他跟江衔月商量,“也不只为打猎,我想着趁这时候去再去寻些椴木出来,先头那茬香菇虽说出得不多,但应该是咱们手法有问题,这主意是不差的。我趁冬多找些木头下来,明年咱们多种一点。”
江衔月再三嘱咐,“那别往深处走,只在外围转转,早些回来啊!”
钟五应下,果真只在外围转圈,收集些可用的粗细适中的圆木,砍成四五尺长的段,每日挑两捆下山。
若是遇上猎物就打,遇不上也罢,他也不想着进深山寻。
如此过了一旬,马上就到冬月里,钟五陪着江衔月回了一趟江家坳。钟五提的,说是天气渐冷,要接岳父过来住一段日子。
其实夫妻俩本意是搬迁的时候,就将钟老金两口子和江留青都接进来的,奈何钟家二老不愿意。
他们都是硬气的人,说了要跟老六就只跟老六,谁喊他们去住,他们也不去。
钟五倒也不好提接岳父这茬了。如此,过了这些时日,才又旧事重提。
他们只是好心,谁知到了江家坳,说明来意,江留青也不愿去。不仅不去,趁钟五烧水的空档,还把江衔月叫出门教训一顿。
“他大男人不懂,你也不懂?五郎提这事儿那是他一片孝心,你领他的情,日后对你公公婆婆更用心也就是了,怎么还跟着他胡闹。这是能提的话吗?”
江留青少有这样吹胡子瞪眼的时候,江衔月心中也觉得委屈。
“您管别人怎么看呢?只要我们日子过得好不就成了。你女婿孝敬你你就接着,你对他又不差,我也敬他重他,还不当他请你这一回?”
她嘟囔道:“我对我公婆也好的,我们又挨着住,即便不在一个院子里,该有的礼节,该关心的,该孝敬的,我也从没含糊过,这你女婿都知道的。”
江留青叹口气,放缓语气,“你公公婆婆即便身子康健,也比我年岁大。你做媳妇的,孝敬他们更是应当的。”
又道:“我好端端的,还不到你们孝敬我的时候。你俩可别惦记着我了,好好过你们的日子,要是有闲心,正该好好将养身体,早些要个孩子。等我有了外孙儿,不用你提,我自己就过去了。不是为着你们,只为我外孙儿,到时候,你们就是赶我,我也不肯挪窝儿的。”
只一墙之隔,钟五耳力又灵敏,自然听见这话。他暗道自己思虑不周,既是诚心要接,来之前就该想个万全之策才对。
江衔月也知道她爹这里是说不通了,想着大伯母行事向来周到,她有主意也说不定,就去那院探了探口风。
谁知连大伯母也说她思虑不周,她蔫头耷脑地回去了,还被江留青瞪了一眼。
两人铩羽而归。
-----
十一月初,刘班头带着家小来了一趟,他们才又知晓一桩事。
晚间休息时,钟五说起刘班头的来意。
“北麓那边虎患更严重了,离山近的村子都受过害。龙王庙附近的村里有一个孩子被老虎叼走了,青岩台有个樵夫砍柴的时候也被老虎攫走了,还有一个老妇,从筋竹涧路过,被从山上窜下的猛虎咬死了。”
江衔月惊得弹坐起来,“怎么会,会这么严重?”
钟五直起身,给她裹好被子,拍了拍她的脊背,“没事儿,没事儿,咱们这边如今还算安全。”
江衔月并不能安心。如今安全,那以后呢,谁知道老虎会不会穿过黎山山脊跑到这边来。
她抱住钟五的胳膊,“五郎,以后你别往山上去了,再也别去了。”
钟五拍着她,安抚着。“没事儿,月儿,你先别着急。”
江衔月一点也没被安抚道:“反正你听我的,咱先不往山上去了。咱后山都清理出来了,咱买些果苗树苗栽下去,精心照顾着,总会有收获的。不行咱们再多买几亩田地,好好伺候着,也就够咱们嚼用了。或者在后山养牛养羊养鸡也好。”
钟五也钻进被窝,紧紧揽着她,“月儿,你先别急,也别怕,先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