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衔月也笑道:“若二哥再坚持,我们可要找别人了,便是掏了同样的钱,还未必能找着肯尽心的。哪有像你们这样的,诚心诚意为我们着想的,若是再推拒,那就是嫌钱少了!”
几兄弟也不好说别的,山上有他们和钟老金支应着,钟五都省了不少心。
这边山上忙得热火朝天,那边陶管也都做好了。
陶管是顾老实直接拉车送来的,摇水泵倒是早就做好了,之前钟五拉着芝麻去城里榨油的时候顺带就捎回来了。
赶得倒也巧,他才把陶管送来,第二天,就是钟五和和打井的唐师傅约好的日子。
一早,工人还没来上工的时候,钟五就先去山上转了一圈。
转这一圈也不为别的,就是看看有哪些树是可以留着的。就像刚开工那天,就在山后沟处发现了一株山楂树,他要是晚喊一声,那株山楂树就被刨断了。
钟五心里也有几分气,但做活的那人是个直愣子,也知道山楂能吃,还先把山楂摘了,就没想着问一问,这树要不要留。跟他一组的人乐意看他的笑话,也不提醒。
看见钟五,几人也有几分不自在。
钟五笑着提了一嘴,他们也应下了,都是乡里乡亲的,他也不好再说别的。只把山楂树连根带土细细刨出来,移栽到后院。
他跟江衔月说了这个事,江衔月也是气。本来这几组人是自由组合的,但有了这个事儿,第二天人来上工的时候,她端着馒头出来,顺嘴就就找个借口,将六组人重新调一下,保证每个组里至少有一个有眼色心思正的。
钟五也连番往各处转着,又交代钟老金和几个哥哥,以及应雄他们帮他留意着这事,才算好些。
也幸亏他们看着,山里适合做砧木的几棵毛桃都留下了。两棵桑葚、几株山莓,还有几丛野山楂和酸藤果,钟五也移到后院。还有些酸枣,移到了山根下做围篱。此外钟老金还发现了十来根不错的木料,锯下来后也单独搁着了。
众人本来还有心想跟钟五说说,劈下来的这些木材枝条,让他们捆些回去当柴火烧的,因着山楂树的事,也不好再开口提。
倒是钟五发现,私底下跟钟老金提一嘴,让钟老金做了这个人情。大家自此更加用心做活不提。
第121章 罗盘掉盆里了?沙漏呢?
到约定的打井这一日,一早,钟五去山上转了一圈,就往山下来,正好碰上过来的唐师傅一行人。
唐师傅手里拿着黄铜罗盘,他身后还跟着六七个小伙子,或扛着凿斧,或拎着钻杆,或在腰间挂着绳索。
无一例外,他们粗布衣衫下摆都沾着泥印,像是刚做完上一单活直接赶过来的。
钟五将人迎进院里坐下,江衔月端出来一早就准备好的粥和菜饼子。
这是她的习惯,请人干活,头一天人来的时候,不管在家里吃没吃饭,她这边总要备上,人家填饱肚子,开工的时候心情也好不是。
就是在山上干活的,他们说不管饭,她也每天早起都蒸一笼馒头,放在筐里,人家来上工的时候一人拿一个,半晌饿了吃。
唐师傅有些惊讶,他身后最瘦的那个小伙子小小的鼻尖轻轻动了动,紧跟着低头悄摸咽了下口水。
先前就听来钟家砌房的那一班工匠说钟家伙食好,看来果真不假啊,这回有口福了。他侧头看向唐师傅,眼睛亮晶晶的。
唐师傅瞪了自家大孙子一眼,笑道:“东家娘子这也太客气了,以后管我们一日两餐饭就是。”
江衔月笑道:“都是力气活,不吃饱怎么行。再说,您打井的手艺那可是有口皆碑的,别说一天管三顿饭,就是再加一餐也使得。”
这话说得唐师傅眉开眼笑,矜持地用了些饭,又瞪了那些还在狼吞虎咽的崽子们一眼,歉意道:“东家娘子莫怪,这些猢狲昨儿刚做完一单急活,忙活到半夜,没来得及好好收拾就往这里赶。”
江衔月浑不在意,笑道:“不见怪不见怪,干的都是力气活,吃饱了才有劲儿不是!”又给他们添了一碗酸笋条,一碗腌辣椒。
那瘦小子嚼着酸辣脆嫩的酸笋条,再吸溜一口浓稠黏香的红薯米粥,乐得喜笑颜开,眉飞色舞,“东家和东家娘子真大方,怪不得能建这么排场的大宅子。不像我们昨儿个在清水村,连着忙活了一天连半夜,连一口水都不曾喝过……”
唐师傅弹指捽了个栗子,打断了瘦小子未说完的话。
瘦小子低低嘀咕了一句什么,眼看着几个叔叔要把酸笋里的辣椒都捡干净,他也顾不得再嘟囔,马上加入抢菜大军。
江衔月隐隐听见一句“还不让人说”,她笑笑,想着晌午做饭还得再多加点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