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的时候不行,他妈好面子,你当外人的面下她的面子,她还非要把这事办成。
到时候不是跟他师傅闹翻,就是还得去找他舅给他妈收拾烂摊子。
到时候舅妈又会有意见。
“你管我就算了,你别管别人。”
俞母脸色有些难看,“我这是管吗?我是帮她牵线搭桥,给她介绍业务!”
俞明明看着她,一点也不动气,早习惯了,只是劝,“妈,我师傅不是我,她没那么好的性子,你要是逼她,她是能直接掀桌的人。”
俞母沉默几秒,她只是帮孟冬青解决一些手续问题,并没有真金白银掏出来入股。
分红不是那么好拿的,她的存在只是解决问题,不是制造问题。
见她的表情缓和下来,俞明明把人扶到沙发上坐着,“妈,你跟我师傅交道没少打,你应该看得出来,她不是能被拿捏的人,再说了,我师公家里难道没人脉?”
魏家的人脉都在京市,但魏瓒外婆可是土生土长的江市人,老太太门生故旧,如今不少都在高位,在江市还是有香火情的。
人家并不是一定要跟他们家拉关系的。
安安稳稳的拿自己的干股不行吗,非要去指手划脚,最后闹翻才高兴?
【第242章第二百四十二章出车】
“你自己都说现在政策越来越松动,京市沪市那样的大城市都已经有个体私营了,以后怎么样谁知道,到时候还不知道谁巴结谁呢。”俞父俞母平时没少在家谈论政策,俞明明不上心但也听进去不少。
没办法,父母有时候讨论着会吵起来,他得两边灭火。
俞母叹了口气,“你这么能说,在单位怎么不多说一点?不好好在领导面前表现?”
要是俞明明争气一点,她也不用总跟孟冬青有牵扯。
她其实最讨厌的就是孟冬青这种不服管束的人的性格,相处起来很让她暴躁。
“有什么好表现的,都知道我靠我舅关系进去的。”俞明明无所谓地开口,起身去给自己倒水。
不是他不表现,是他在单位受排挤。
但他妈和他舅都觉得,是他不够努力的原因。
俞明明现在都懒得解释了,反正他就是靠关系进去的,解释再多别人也不信,他实在是没必要去证明自己多能干。
主要是证明也没人在意,外人看不到他的努力,家里人,其实也看不到。
外人看他是带实在原罪的,家里人又何尝不是。
只不过家里人是高高在上地看着他而已。
以前他很在意这些,现在破罐子破摔,随便了。
“妈,我能跟我师傅干吗?我觉得跟我师傅干,我能有出息。”这事俞明明琢磨了很久,一直没敢说这事。
俞母眼睛一瞪,“你疯了?你正经式的工作不作,跑去挂羊头卖狗血的私营里头去混?你单位管你一辈子,她能管你什么,管你懒散开心?还出息,我指望过你出息吗?”
絮絮叨叨又是一堆。
俞明明忙摆了摆手,“我就是这么一说,我不提了。”
赶紧跑回房间里头窝着,赶紧捧起维修书假装看书学习,赶紧停止战争,免得他爸回来,再因为他吵起来。
但即使俞明明避开,俞父回来后,夫妻俩还是大吵了一架。
俞母怪俞父,觉得俞明明性子里不好的地方,全是随了他,骂完俞明明又骂俞父自己不上进……
好在俞母骂完撒了气,真就没再插手孟冬青那边的事。
……
总经理那边等了几天没音讯,去拜访俞母,俞母也避而不见,后面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再次上门。
这次谈,主动权就全到了孟冬青那边。
毕竟是有求于人嘛,条件按孟冬青的来,只要求孟冬青的车队跑全天,尽快帮运输队完成本季度的运输任务。
“早按我师傅的来不就行了,也不至于多耽误这好几天的时间,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孟宇在后头嘀咕了一句。
话刚说完,许小晴就一巴掌拍他后脑勺上,“干活去。”
没看人总经理脸色都绿了吗!
他们开门做生意,客户犹豫反悔都很正常,说什么风凉话。
“孩子不懂事,我会教育他的。”孟冬青开好单子,收了定金。
总经理肉痛地给了钱,他打条子打习惯了,难得碰到先给定金的,明明掏的不是自己的钱,还是心疼。
“他说得也没错,是我耽误了时间,所以请孟厂长一定帮忙赶赶进度。”
孟冬青点头,“我们尽力。”
定金收了合同签了,孟冬青亲自带队出车。
醒醒这回还想要跟着,孟冬青不同意了,“煤厂全是灰,进去一趟出来,鼻孔里都是黑的,你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