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睁眼,成了七个儿子的极品老娘(295)

作者:折花一枝 阅读记录

老实说,我没您说的那么高风亮节,我也是一个俗人。”

村长心说:你骗谁呢?陆家人要学识字在家学不就好了?根本不需要跑来跑去,还不是为了桃花村?真以为我傻?

他心里这么想,但他不说,拍着老五的肩膀絮絮叨叨,“老五啊,祠堂很久没开了,你也知道,没什么事情是不会开祠堂的。”

“今日这事,不管怎么说,我都要开祠堂,给列祖列宗上香,将你为了族人做的事情记在族史上,这是好事,也是大事。”

说着说着村长又红了眼,老五什么都没说,拉着村长坐下,时不时给他倒一杯茶水,陆家其余人也跟着坐下听着。

村长说:“别人都吹嘘族里谁谁谁当官了,谁谁谁成了大官的夫人,要说我不羡慕吗?羡慕。

但是我知道,他们都不会做实事,当了大官夫人又咋地?当了官又咋地?有几个是记着族人的?早特么享福去啦。”

“根本不会做实事,但我也明白,哪怕人家不做实事,也会在族史上记下一笔,指不定族人还能狐假虎威呢。”

“要是陆氏族人有人当官,应当也会如此,我也不会说什么,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家首先是为自己考量。

真的有什么余闲或者事端,才会想起族人来,说不得出了啥大事,还会牵连族人,但不得不说,若族中有人当官了,还是什么,换做我,也会跟着出去吹嘘。”

“但我又想着,没有大出息也好,这样族人都能平平安安,不会走错一步就闹到要掉脑袋的地步,或许我没什么出息。”

“但你也知道咱们光耀国的国法,祸及全族的比比皆是,能有几个幸免?

所以我心里矛盾交织,不得劲儿,想着族人出息,又想着族人不要太过于出息。”

“直到今日,你说你拿到了建学堂的文书,我就心里高兴啊,这不比当官什么舒坦啊?能吃饱饭能赚钱,能识字。

还不用时刻担心脑袋不保,我寻思,我当族长的时候,族人全都会识字了,再也不用地里刨食,累的跟条狗一样了。”

【第223章第223章《银钱通》】

“下去见列祖列宗的时候,我的腰板挺得比谁都直,这都是实事啊,是实事,要开祠堂,要告诉村民你的付出要告诉祖宗保佑你身康体健”

他说了很多很多话,说他醉了吧,说话条理又很清晰,说他没醉吧,他一边说话一边哭,最后抱着老五哭得跟个孩子一样,眼泪鼻涕擦了老五一身。

即便如此,他还在絮絮叨叨的说,劝都没用,最后说够了,时间都过去一个时辰了,可见是多能说,茶都喝了十来杯。

说他说够了也不对,应当是要上茅房了,憋不住了,这才不说了。

老五叹了口气,他多少能明白村长的顾虑与想法,可以说,他与村长的想法不尽相同,那也差不了多少。

为官官不能太小,太小没靠山的话容易成替死鬼,有靠山也容易成替死鬼,毕竟官场如战场,弃车保帅再正常不过。

而官太大了,不够聪明没站队或者站不对队都会引来杀身之祸,他不知道什么是为官之道,或许不难理解,但他却不愿意涉入其中。

其一是不愿意离开陆家,离开娘,其二是他想平平淡淡过日子,不想参与朝堂上的纷争,也没那么大的抱负。

村长是朴实的农家汉子,羡慕人家的好生活好日子,却不会觊觎,他喜欢脚踏实地的过活,不用担承受不起的风险,仅此而已。

心愿很平凡,如他这个人一般,简单明了。

目送村长出了堂屋,老五才有空将黄皮纸信封打开看了看,这才发现里面除了文书外,还有别的东西。

好像是一张稍有厚度的纸?待叠好的纸张一打开,入目便是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将银票拿下来,纸上写了一段话。

:感谢陆公子救了我们两家的女儿,这不是谢礼,只是觉得陆公子品行不错,想来桃花村的村民也很不错。

才能出陆公子这等重情重义之人,上面不让拨款,那么我们两家便凑了这一千两,望陆公子坚守本心,将你的品行与学识,继续传给你的学子。

话到这里就没有了,这时的他才想起程夫人上马车之时说的那些话,什么上面拨款下不来,要他自己想办法。

结果呢,人家早就将银子备好了,自己那五百两倒是不用拿出来了。

陆家其余人本来就被村长一席话说得眼眶微红,没有离去,见老五拆开黄皮纸信封,顿时凑了过来。

识字的陆老二一眼就瞧见了那写着大大的“一千两”三个字的银票。

这不是他眼神好,只是他以前喜欢做发财梦,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钱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