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人其实也知道黄奶奶在镇上,却不想黄奶奶是在码头上,他们还以为黄奶奶是来找同住在镇上的亲戚小黄氏。
还好唐宓记得,故而她提醒了黄桂来找黄奶奶。
“祖母!”黄桂瞧着黄奶奶这样,也吓了一大跳,“你怎么还在这里?该回家了!”
黄奶奶被黄桂扶着站了起来,身子却巍巍颤颤的,她突然说,“桂儿啊!”
黄桂立即,“嗯”了一声,“祖母, 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我好像……”她的声音有些疲惫, “我好像撑不下去了!”
黄奶奶说完就晕了过去。
黄桂也吓了一大跳, 顿时脸色就变了。
好在胡三木的铺子离这里不远,一会胡三木就领着几个人和黄桂一起把黄奶奶抬到了唐家铺子的后院里。
这火锅店的后院空着好几间屋子,大多都是拿给唐家人来镇上的时候住的,如今黄桂有些不好意思,“小姐,给您添麻烦了!”
“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唐宓对黄桂摆了摆手,又让胡三木去请大夫来。
这个时候已经天色暗了,再过一会就要宵禁了,若是没什么大事,是不允许人在夜里行走的。
此时,胡三木也明白这个道理,他转身就走了出去。
黄桂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在他的记忆里,祖母一直是个开朗的人,即使村里的人总是嘀咕她是老寡妇,她也丝毫不在意的样子。父亲和母亲总是和黄桂说,他的祖母吃了很多苦,让他好好的孝顺祖母。这些年,黄桂一直都记得这些。
当初,也是祖母开口,他才能读书,认识一些字,如今才有机会帮唐家做事,算算账目等等。
明明是这样好的一个祖母,此时却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气息一样,奄奄一息的躺在了床榻上。
其实,前几天温老头回来时候,家里的人都隐隐有些高兴,想着温老头都能回来,那么祖父没准也能回来了。
只是,他们冷静下来却又明白,不是谁都有温老头的运气好的。
即使是一个村子里出去的,即使温老头和祖父曾是邻居,可温老头也说了,祖父一出去和他走的就不是一个方向。
听说,祖父的那支军,全部覆没了。
其实温老头的队伍也一样,他也是当了好多年的奴役,才被人救了出来。
可是,这世上能有几个像温老头这样幸运的人呢?
黄家人想明白了,便也不再去刻意等待了。
若是祖父能回来最好,若是不能回来……也没有任何办法了。
可是祖母却还记得……祖母记得祖父的名字。
在下河村有个传统,说是在一个人若在外面游荡,在家里有人一直惦记他,时常念他的名字,那么他还就还会回来。
所以,即使黄桂的父亲自幼从未见过传闻里的父亲,黄奶奶却依旧不厌其烦的和黄桂的父亲说起那个人。
黄桂想到这里,顿时也忍不住落泪。
他这位坚强了一辈子的祖母,其实心里也有最绝望和无可奈何的地方。
铺子里的厨娘们已经回家休息了,唐宓去了厨房烧了一些热水,又煮了一些肉粥过来,想等黄奶奶起来的时候给她填肚子。
可惜大夫来的时候,只是摇头说,“人老了,都这样!”
黄桂闻言,就忍不住哭出了声。
谁不知道老人有离开的一天呢?人这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唐宓不知道怎么安慰黄桂,只能留下汤药后,独自走到了院子里。
今夜的天空十分漆黑,只是零碎的点缀了几个闪闪的星星,即使院子里燃着防风灯,却依旧暗的让人觉得害怕。
唐宓抬起头看了一眼屋内的黄奶奶,心思却飘远了。
她知道,这里不是现代,她也不能左右自己的生死。
像黄奶奶这样的人,在离开的时候必定全是遗憾,黄奶奶等了一辈子,也没等到想要等的人。
她呢?
若是她有朝一日也要离开,有没有什么遗憾?
唐宓想,有的!
她突然很想顾六,很想和他说说话,想听顾六说说他的那个梦里,她和他到底是怎么样的?
她还想问问顾六,到底知道她多少的事情,若是顾六知道她全部的事情,那么她也能和顾六说说自己家乡的故事。
这一晚,她是真的想这个人了。
第174章 :危险
天刚亮,黄家的人便匆匆地来了镇上。
这一夜过去了,黄桂喂了黄奶奶不少的药,可惜,黄奶奶却丝毫没有醒来的迹象。
最后文修明还亲自来了一趟,和前一位大夫说的话其实差不多。
黄奶奶本就有旧疾在身上,全靠着身子骨硬朗硬撑着,如今她的年纪大了,身子骨也不如从前硬朗了,这身体自然也就渐渐的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