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物是人非。
他当时哭的厉害,他以为回来是落叶归根,可是家里却什么都没了!
在他离开不久后,妻子背着年幼的孩子去山里找吃的,就再也没回来了。
后来村里的人去找,发现了温老头的妻子和孩子的尸骨,据说是死在老虎的口中了。
因为温家老头子的回来,黄奶奶像是看到了希望一样,每天都来码头上等人。
今天也是……
韦麦苗低着头和韦长供简单的说了下这事,他们一家人准备离开的时候,黄奶奶却对他们笑了笑,还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麦苗,你带镜子了吗?”
“带……带了!”韦麦苗今日为了见哥哥,自然也特意打扮了一番。
韦麦苗赶紧把手里的包袱打开,拿出一面镜子给黄奶奶。
这镜子是她前些日子特意买的,可以随身携带,价格虽然有些高,但是往后准备拿来做嫁妆的。
不止她买了,连李秀儿和村里在唐家做事的几个姑娘都买了。
黄奶奶小心翼翼的接过镜子,笑的十分慈祥。
她那双沧桑的手捧着镜子,对着镜子拢了拢自己的发丝,然后笑眯了眼,最后再把镜子还给韦麦苗,“麦苗,谢谢啊!”
韦麦苗摇头,眼眶有些红,“不用谢!”
“黄奶奶,那……”韦麦苗还想说话,却被黄奶奶打断。
“你们先走吧!”黄奶奶找了个干净的地坐着,声音依旧慈祥,“我还要等人呢!”
韦麦苗想要劝黄奶奶,可是到了嘴边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她点了点头,“黄奶奶我们先走了,你若有事,就去铺子里找黄桂哥!”
黄奶奶的孙儿黄桂还在火锅店做事,就在镇上,也能有个照应。
黄奶奶点了点头,目光却落在过往的船只上了。
韦麦苗想了想,还是去了旁边的摊子买了一竹筒的茶水,然后放在了黄奶奶的面前,最后才和母亲哥哥们扶着大哥回家。
温老头回来,不代表黄奶奶的丈夫也能回来。
谁都知道,党项人是多么的残忍。
战场上刀剑无眼!
韦长供瞧着黄奶奶的眼神,心里也隐隐作痛,他在军营里的时候,其实也替身边的朋友们收拾过尸首。
昨儿夜里还在和他说话的朋友,如今却被砍成了好几块,他还记得在这个人的衣服里找到了一块帕子。
帕子绣了两只鸳鸯,可惜……
绣这帕子的人,却再也等不到她想等的人了。
黄奶奶也是。
她等了一辈子,即使理智千次万次的告诉她,丈夫真的不在了,可梦里,她依旧是希望丈夫能回来的。
堆砌在战场上的彷若高山的尸骨,又是多少个家庭的顶梁柱,又是多少个家庭在等待的归人呢?
谁也不知道……
他们就像风沙一样,被掩埋在暗处,再也没人知晓他们的一切。
第173章 :犹是春闺梦里人
一日又一日的从天亮等到天黑,是什么滋味?
黄奶奶坐在码头旁边,等到天色渐渐的暗下来,可依旧没有见到熟悉的身影。
她想,这么多年过去了,丈夫会不会改变了?温老头都变了容貌,身形不似当年那样强壮, 反而是像是小了一大截似的,整个人都缩成一团,瞧着很是可怜。
她想,丈夫会不会和韦长供一样,失去了腿脚或者手臂!不过,如今家里好过了,即使丈夫变成这样, 也没有关系, 只要人回来就好了,家里能养得起她。
其实当初丈夫是有机会跑掉的,可若是丈夫跑了,她就要被赶在村口被活活的打死,因为没有看管住家里的男人。
村里跑掉的男丁很多,剩下好多家孤儿寡母。
她和景氏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
丈夫和温老头都没跑,哪怕最后跪地求饶,却依旧没等来这些征军的人的同情。她和景氏一路追到码头上,额头都磕破了,却也只能看着丈夫被押在船上离开。
她还记得丈夫说,他会回来的。
景氏去世的时候,她就想,她不能像景氏一样,不然丈夫回来找不到她可怎么办?
他最喜欢吃自己做的酸菜汤了……
黄奶奶想到这里,又一次打起精神,她借着星光瞧着码头上,然而来来往往的人群里, 却始终没有出现她等的人的身影。
………
即使是夏日,夜里却依旧寒冷。
等黄桂提着灯笼找来的时候,黄奶奶的脸色已经有些难看了。
今日,唐宓送了一些火锅料来镇上,恰好遇见了来接韦长供的韦家人。
韦麦苗和唐宓说了会话,又介绍了韦长供和唐宓认识,还和唐宓说起了黄奶奶的事。
唐宓听了,就记在了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