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宓和乡下的姑娘不一样的是,她知书达理。
她和世家小姐不一样的是,她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更清楚乡下人的辛苦。
有这样一个人陪在身边,程景觉得自己可以很安心。
可是理智告诉程景,他和唐宓是没以后的——
他来日肯定是要做官的,无非是大小,肯定是要走上仕途的。若是他娶唐宓做妻子,即使他不在意,那么他的家族和身边的人,怕都是会被人嗤笑。
他娶了一个脸上有残缺的女子。
而且,唐家如今虽然有了钱,可是说好听点是做个小买卖,说难听就是走上从商的路。无论怎么样,唐家都帮不了他什么。
若是他想走的更远,自然要找一个能提携他的岳家。
这就是现实。
罗氏见儿子的脸色不好,也略微觉得有些不对劲,她试着问,“景哥儿,你心里有人了吗?”
“我……”程景把唐宓的名字,从喉咙里再一次咽了下去,他说,“没有!”
罗氏见他这样,以为是他太累,安抚了程景几句便从屋内走了出去。
程景闭上眼,放在包袱上的手,缓缓地抽了回来。
其实这包袱里放着的是一玉簪子,他觉得唐宓的肤色极白,配这个簪子应该很好看。
可这毕竟是贴身之物,他即使送出去,唐宓也未必会收!
她,总是那么理智。
……
对于程家的事情,唐宓倒是不知道。
前几日唐谷秋领着胡盼儿回了山里,说是已经给胡盼儿找好了人家。
唐宓对此很是好奇,毕竟好奇、八卦是人的天性。
可这次唐谷秋和姜氏却一点风声都没透露,说是等定下来再说。
唐宓见这样,也颇为有些遗憾。
她倒是很好奇,谁来日能娶她这位乖巧的表妹。
结果,唐宓也没休息多久,程氏便找上门来。
因为程景已经回来了,程家准备摆酒席,但是村里的老人都对唐宓的手艺赞不绝口,所以程氏无奈之下,只能来找唐宓帮忙。
按理说,程家和唐家关系也没那么亲,可如今程氏开口了,唐宓也不好拒绝。
她笑着点头,“婶子你放心,明儿一早我一定早早就去!”
程氏有些歉意,“那就多谢你了!”
“你这话说的可就太客气了!”唐宓恭维着,“程公子可是咋们村里的第一个秀才公,我呀是去沾喜气的!”
第128章 :流水席
谁都喜欢听好听的话,程氏也不例外。
只是程氏也有些不理解,为什么罗氏特意来找她,让她帮忙邀请唐宓去帮忙。
这村里也不是唐宓会做粉蒸肉,其他媳妇们也会做,这里的小媳妇很多,和程家交好的自然不少。
不过,罗氏当时说,“宓丫头的手艺好,比县里的厨娘都厉害,你说咱们家这么大的喜事,怎么能不请个会做饭菜的人?”
程氏想着罗氏的话,又觉得罗氏说的对。
因为唐宓做的饭菜好吃,是村里出了名的,也不怪罗氏惦记着唐宓的手艺。
程氏和唐宓商量着要做点卤味,这卤料自然是唐宓准备,程家这边准备宰杀鸡鸭,当然程家也不会占唐宓的便宜,还是会给个喜钱的。
翌日天不亮,夏荷和唐宓就去程家帮忙了。
其实姜氏也该去的,但是家里的大米是黏她黏的厉害,若是她不在身边,这孩子就哭闹不休。前些日子还有胡盼儿帮忙分担下,如今姜氏又得自己来照顾孩子了。唐大石倒是也能陪大米,可如今哪里走的开呢?地里也需要人,家里也需要人帮忙监工。
来唐家帮忙纺线的人虽然都是村里的姑娘,可人一旦习惯了,她们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
像现在,有几个女孩子的速度比之前就慢了许多,纺线的数量也少了一些。
若不是夏荷敲打了她们,说若是不好好做就换人后,她们才老实了一些。
人都是有惰性的,这种事情有些无可奈何。
姜氏和唐大石走不开,这家里能来程家帮忙的,自然只有夏荷和唐宓了。
夏荷是新媳妇,来帮忙也能和村里的人熟悉起来。
今日的夏荷和唐宓都用蓝色的布巾把头发包了起来,避免头发落在饭菜里。
不得不说,程家这次是下足了本钱,一口气杀了三头猪!
唐宓把这些猪血用韭菜炒了,还放了一些辣椒。这次她特意带来了自己做的豆瓣酱……
她刚打开,程景的长姐程秀红就凑了过来,她早就听人说唐宓的手艺好,还觉得怕是姑母夸大其词。可如今瞧见唐宓拿出来的佐料,程秀红突然觉得母亲太聪明了,因为唐宓带来的这些东西,丝毫不比镇上的厨娘拿的东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