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岭之花他追悔莫及(80)

作者:泳宁 阅读记录

待他出去后,纪襄若有所思。她以前没细想,如今看来青筠必然不可能是侯府出来的。她问道:“青筠莫不是你在钱塘时收的?”

“是。”司徒征回忆道,“那年钱塘大雪,叔父来看望我,执意要和我一道去灵云寺后山赏景。大雪及踝,树木倾倒,在一片竹林里捡到了冻晕过去的青筠。他被父母遗弃,叔父可怜他,让他给我当个侍从。”

纪襄支颐而坐,偏过脸道:“那你原本想怎么做?”

“送到慈济院。”司徒征想了想,道。

被这么一打岔,原本屋内旖旎的气氛一扫而空,只有香烟袅袅。纪襄捡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口,清甜不腻。

她将桌案上整整齐齐拜访的文稿提起一卷,道:“还请世兄指点。”

原本,她对于怎么称呼司徒征就很纠结,直呼其名不大礼貌,幼时的亲昵称呼她叫不出口,世兄就很适宜。

“指点不敢当。”司徒征接过,看了起来。

不多时,他挑挑眉,问道:“这是你写的?”

纪襄伸出一根手指,将自己写的注释,圈了出来。司徒征瞥她一眼,继续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蜡烛短了一截,纪襄坐在一旁观察他的神色,有些忐忑问道:“你觉得如何?”

司徒征微微一笑,似是感叹道:“璧坐玑驰。”

纪襄拼命掩饰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压不下上翘的唇角。她不确信道:“因为你是我的......”

她顿了顿,道:“我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司徒征摇头,正色道:“我从不会假意恭维谁,你确实文采斐然。”

纪襄抿唇,忍住笑意。她凑过去,和司徒征聊了起来。原先她还

想着寻点门路请教几个出名的文人,但既然年少就以辞无所假而文名颇盛的司徒征就在身旁,何必舍近求远?

二人坐得很近,说着说着便脑袋凑在一处,在灯下或是同看文稿,或是讨论一番。

纪襄极难得有和人讨论文章的机会,和她相熟的骊珠,碧梧都不好此道,章序更是不用说。纪襄曾有一段时间,还怀疑过他不识字。

她面上,已没有了过往因为常年小心翼翼而流露出的拘谨,提及所喜好所擅长的东西时,眼眸粲粲,神采飞扬。

司徒征看着她,静静地等她说完,方不急不缓地开了口。

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间,已是夜色如墨,漏至三更。纪襄睡眼惺忪,手中还提着一支笔,含含糊糊地开口。

司徒征将她手里的笔放下,单臂将她抱起,轻声道:“睡吧。”

她困极,本就是不舍得中断和他对谈,才勉强撑着精神不睡觉。睡意朦胧间,她往司徒征的胸膛靠了靠,阖上了双眼。

翌日醒来,已是日上三竿。纪襄除却生病,很少睡到这么晚。醒来时吓了一跳,正在回忆昨天睡前发生的事时,碧梧端着盆进来了。

碧梧笑道:“姑娘好起了。”

纪襄揉揉眼睛,坐起来问道:“他人呢?”

碧梧故意卖了个关子没回答,看着纪襄脸红抿唇的模样,才道:“司徒郎君昨晚就走了,我听青筠提了一嘴,说是夜里有急事赶回去了。”

“什么急事?”她瞪大了眼睛。

碧梧答道:“这我哪里知道,想来也和咱们没什么干系。”

纪襄思忖片刻,重新躺下,含糊道:“我要再睡一会儿。”

她的脸埋在锦被中蹭了蹭,悄悄笑了。

-

平静的生活过了三日,早晨,青筠又大呼小叫来报,太后传召纪襄。

她登时目瞪口呆,司徒征不是说过这类事不会再发生了吗?

倒不是埋怨他,只是潜意识里信了他所说的。

她撑着额头,垂头丧气道:“我能不能寻个理由不去?”

画墨进来为她梳妆打扮,宽慰道:“姑娘放心去吧,郎君派的人说了,不是坏事,让您安心去就是了。”

“他怎知......”纪襄话到一半,没有再说下去。

画墨便也当做没有听见,笑吟吟道:“郎君百忙之中,还惦记着姑娘的事宜,实在是对姑娘上心。”

她闻言,莞尔一笑。

“他这些时日在忙什么呢?”纪襄随口问道。

画墨惊讶地挑挑眉,没想到她会这么问,下意识想到了她在打探消息。不过,画墨本来也不知道,老老实实道:“奴婢也不知道郎君在忙什么,只知道他很忙。毕竟,他不忙的时候,都来看您了。”

她有意奉承几句,看纪襄笑盈盈的,便知道自己说对了。

第35章

几日前,太后看着纪襄走后,气得再也顾不上颜面,摔了案旁的茶盏。

章氏贵为太后,谁在她面前不是毕恭毕敬的。若是本就桀骜的那些贵女在她面前放肆,那她也不至于这般生气。可居然是一贯乖巧的纪襄,她真是做梦都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