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母皆是爱书爱画之人,她在他们弃世后就有整理他们文稿的念头。可如果她不能再念书,以后忘记学过的东西了,那该如何是好?
而且,她也很喜欢读书。
纪襄没有办法,她真的很害怕清瘦严厉的林嬷嬷,和会突然发脾气的章太后。
她忍不住哭,哭得头有些晕。
倏然间,她听到一个清亮的声音。
“你是纪襄?发生了何事?”
她仓促抬头,对上一双带些打量的漆黑眼眸。
司徒征看清楚了她哭得绯红的眼皮,有些吃惊,问她:“谁欺负你了?”
纪襄站起来,点点头,又用力摇摇头。她和司徒征不熟悉,知道他是太子的伴读之一。这群皇子和皇子伴读偶尔会来长秋殿请安,喝甜汤吃点心。
这些人,太后都是让她叫哥哥的。
她没有立刻回答,叫了他一声“司徒哥哥”,又问道:“你怎的没有在上学?”
“今日休沐。”
他没有解释为何休沐他也在宫里,纪襄绞着手指低着头,没有说话。
司徒征很有耐心地看了她一会儿,没有说话。
片刻后,纪襄开口道:“我如果告诉你了,你不能再告诉别人。”
他点头说好。
纪襄怕自己带出对章太后的不满,她年纪再小,也知道这只能在心里头想想。她谨慎地将事情说了一遍,说着说着又抽抽搭搭地哭起来。
司徒征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安慰她。他的手掌动了动,似乎是想给她手帕,但只是动了动。
他看着眼前的小小姑娘,没想到她的烦恼会是这个。
“你想继续上学,只能和公主们一起。”司徒征先陈述事实,继续说道,“我会去说。”
她不哭了,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朝他道谢。其实,她根本没有想过司徒征帮她,可他这么说了,她便相信他可以做到。
司徒征提醒她时候不早了,自己转身走了。夕阳余辉给十一岁小少年的背影镀上一层浅金色的光辉,很快就在纪襄的视线中消失不见了。
......
翌日,纪襄醒来时,空气中带着雨后的清新潮湿。她朦朦胧胧间夜间记得做过梦,但已忘记是什么了。
第15章
暮夏寻常的一天,却也有些不寻常。今日天气难得不热,开阔的河谷一带,午后的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草木气味,芬馥怡神。
顾明辞略微落后于前头并排的两骑,懒散地听着太子和司徒征的谈话。
听了一会儿,他啼笑皆非,想不明白为何这两人出来郊游松散都要谈论正事。
他一向有自知之明,知道以自己的才干,能成为太子亲信是因为他出自太子的母家,又有幼时一起长大的情谊。
是以,太子派他做的多是一些无关紧要之事,他也不生气不委屈。他听从太子乃至司徒征的吩咐,皆是心甘情愿。
反正,他不能干,跟着两个能干的人也能成一番事业。
如此略思索片刻,他催马跑了几步,和二人并行。顾明辞随口抱怨道:“我听我祖父说过,四五十年前比现在热得多,实是不明白当时人怎么过夏的!”
没人理他,眼看他们又要谈论正事,顾明辞道:“哎哎,既然都已经出门郊游狩猎了,便是来散心的。你二人口不离民生军饷的,和在东宫里有何异?”
太子闻言,哈哈笑了两声,道:“好吧,那便专心游玩。”
三人身后,是五十余名侍从和东宫卫率中的府卫,除此之外还有暗哨严密跟着,以防途中万一会有刺杀。
虽说了要专心游玩,但话题转了转又说回了政事。
太子提了几句潼川平乱之事,不无唏嘘道:“听说肃王近日里,听到人脚步声音重些,都会止不住手脚发抖。”
顾明辞随口接话道:“殿下你就是太好心了,他这幅样子实属活该,急着立功还白白送了刘将军一条命。要我说,他最好一直这样,也难以再阻碍殿下什么了。”
山道两旁的树叶随风轻轻舞动,发出簌簌的声响。司徒征淡淡道:“阻碍殿下的,从来都非肃王。”
话音一落,似乎连风声和吹动的树叶摆动声响都在瞬间停止了。只有成群骏马,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开阔的草地上。
顾明辞张目结舌,即使他于政事上不精明强干,他也立即懂了司徒征指的是谁。
实在是太大胆了!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眼二人的脸色,司徒征平静如常。太子则是一副出神的模样,微微皱着眉头。
顾明辞回过神,讪笑道:“殿下你知道的,司徒他这个人一向都是有什么说什么,并无不敬之意。”
燕崇瞥他一眼,轻笑道:“你又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