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岭之花他追悔莫及(31)

作者:泳宁 阅读记录

他并不是一个闲人。

就纪襄所知,司徒征不仅是东宫卫率管着太子的武卫,还是太子手下第一出谋划策辅佐的人。这点,太子和司徒征都从来没有掩饰过。大约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隐瞒住。

陛下对朝政懒怠,许多事宜都是太子小心维持着一个不越俎代庖,在职责权力范围内尽量处理的。

而近日京城,发生了许多大事,皆是和潼川的匪乱或是换个说法的流民乱有关。

她虽然处在深闺,但并非不知事。

如此一想,愈发觉得司徒征这大忙人的举止古怪了。

她克制自己没有去探究为何,轻声道:“我之婚事,是全然没有转圜余地的。而且,恕我直言,此事和你大约和没有任何干系吧?”

“你说呢?”她补充了一句。

司徒征一怔,竟然答不上话。他握了握手指,很快又松开了,面上依旧是一副不为所动的平静容色。这些时日来,他心中某些自觉不对劲之处,似乎总算知道了是怪异在何处。

纪襄见他不言不语,不由有些烦闷。她在外边待久了,头脑有些昏沉,悄悄掐了掐自己的手心,保持清醒。

她的视线,从司徒征身上移开,停在了大树上。适才她和蕊初谈话的地方,木槿花树并没有这么高大茂密,藏不下一个人。那来跟踪或是偷听的人,是藏身在何处呢?

纪襄一点都不喜欢这样。

她生平最大理想,不过是有个能自己做主的小家,能自己决定每日吃什么菜肴,就足够了。像司徒征手下这般能潜形无影的,她只觉得害怕。

也丝毫不想有任何牵连。

“我不知司徒你为何会知道我的私事,但我希望你不要再插手了,也不要再让人跟着我,我不过是个寻常女子,从不掺和任何宫闱之事,也无意参与。若是别的......”

“你多想了。”司徒征微微皱眉,打断了纪襄的话。

他双目坦然地凝望着纪襄,道:“是我的不是,令你觉得不安了。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了。”

纪襄松了一口气,立刻走了。法云寺占地颇广,大道小路蜿蜒曲折,纪襄走了一段发现找不到回去的路了。走到一处香火氤氲弥散的偏殿,问了里面的小沙弥,才寻到了禅房所在地。

这座寺庙,即使再出名再灵验,她也绝对不会再来了。

司徒征看着那道娇小的身影快步走远,也没有在法云寺多停留。

他是在芳林园赏花宴结束之后,命下属跟着纪襄的。谈家仗势欺人的事情多了,纪襄未必安全。

但眼下,他已经察觉到他这任命,以及听闻她事情后追来此地的奇怪了。

纪襄如何,安危与否,确实如她自己所说,和他没有任何干系。

他没必要再让人跟着。

-

纪襄回府后,没有多久,天色一变下起了大雨。雨声难歇,直到二更天了都还没有停。

她在入睡前,希望不要做梦。

事与愿违,她睡下后没有多久,就进入了沉酣的黑甜梦乡——

纪襄背靠着一块青石,将脸蛋埋在膝盖上抽泣。她哭了一会儿,突然想到自己怕是把衣裳弄脏了,更加想哭了。

她一点都不想待在宫里。

一点都不想因为些微小事“不符礼仪”就被嬷嬷责骂。她明明看见过有公主踩在宫女的背上玩,于她却是弯腰的姿势不好看就会被指责。可见这宫规,根本不值得遵守什么。

纪襄对于母亲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只记得她皮肤很白,在她怀里睡觉总有一股淡淡的桂花头油味。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两年前相继去世的祖父母。想起对她慈爱的两位老人,泪珠滚滚而下。

如果他们不会死,就好了。

她这样想,一边用小手抹了抹泪珠,一边探出脑袋来扫了一眼四周。

没人,揽霞亭旁很是寂静。

纪襄褪去了外衫,背后果然脏了一小片。她用手帕擦去尘土,重新穿上了。这回,她不敢再靠着青石了,眼里仍湿漉漉的,挂着泪珠。

在家里,祖父一直亲自教导她读书。纪襄如今八岁,已经读过四书,自己也能写几首小诗。但入宫后,便是每日都跟着长秋殿的嬷嬷学习宫规,在太后

面前端茶倒水,陪太后聊天解闷。

前几日,她鼓起勇气和太后提了,想继续念书。

章太后诧异道:“你念书做什么?”

说完,章太后就没有再搭理她了,见她脸上不太情愿,林嬷嬷把她拉到一边,斥责她对太后不孝顺。

隔了几日再想起来,纪襄还是有些茫然。八岁的小姑娘还没有接受自己以后就要在宫里服侍充作半个宫女的命运,她眼下难过的,是她不能再念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