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父亲有了新人,对亡妻除了家族祭扫时象征性地看望一眼,就没有了。
也许只有她还记着母亲了。
从前她对母亲的印象也很浅淡,最近才知道了她不少事,母亲渐渐变得鲜活起来。
“娘,刘姨和我说了很多你的事。说你喜欢吃栗子糕,喜欢吃做的很酸很嫩的鱼,还喜欢看雨。她说每次下雨,你都喜欢坐在廊下看......”
纪襄哽咽,飞快抬手擦掉眼泪。
从前她经常想如果母亲还活着就好了,她就不会有继母和弟弟。她现在也希望母亲活着,她已经可以依靠自己,让母亲过上比在娘家,在广康伯府更好的日子。
她抽了抽鼻子,挤出一个笑容。
“我现在过得就很好,虽然我也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办......但眼下高兴一天是一天,我还在教刘姨的女儿杏儿念书,至于祖父母的文稿我还没有想好怎么出.......”
她絮絮说了半日,再次跪拜后慢慢下山了。
回到刘家已经是晚膳时分,她吃完饭,和刘翠玉一起,一边做冬衣一边闲聊。
“常姑娘在吗?”
门口有人拍门。
常芳是她对外的假名,也把这名字告诉了孟清湄。
怎会有人连夜找她?纪襄放下膝盖上的冬衣,出去开了门,她只露出半张脸,惊讶地看到竟然是孟清湄的两个仆妇,她见过好几次了。
“常姑娘,我家主子传话来让我们告诉您一声,郡主生了重病!”
纪襄疑惑道:“哪个郡主?”
“裕华郡主,就是寿阳大长公主的女儿!”
纪襄心一紧,连忙追问道:“什么病?”
“说一开始就是寻常风寒,后来不知怎的加重了,现在病得下不了床了!”
闻言纪襄往后退了一步,骊珠怎会病成这样?!
“常姑娘,我家主子说裕华郡主病里还提起过你,如果你想去探望,她可以送你去京城。”
纪襄毫不犹疑地点头。
第103章
十日前,休沐。
司徒征一到太平县的十里镇上,就命下属四散而去打听。不光是打探有没有附和纪襄特征的人,有新来的外地人,都要仔细盘查一番。
中午,他和韩岱,青筠坐在一家普通酒楼里用饭。路过的人都侧目而视,小声对几人指指点点。
司徒征没搭理,没一会儿,旁边的桌子来了两个青年。
其中一个哭哭啼啼,惹人心烦。韩岱皱眉,低声道:“郎君,要不要我去说一声?”
司徒征抬手,示意不用。没一会儿,旁边二人的对话传了过来。
“.......我说,不就是一个平头正脸些的女人吗,有必要天天去书坊门口等她吗,何况你还等不到!真是白费时间!”
司徒征立即转过脸,沉声问道:“什么女人?”
二人都是书生模样,被他骤然一问,皆是面露惊讶和恐惧。
眼前男人身材高大,锦衣华服,天生贵气,眼神极有威慑力,压迫感十足。
仿佛不及时回答,他就会拔剑了。
蔫巴巴的书生结结巴巴道:“就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我之前在书坊门口看到她走过......”
韩岱凶道:“好好说话。”
二人被壮汉一沉脸威吓,连忙将议论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原来是这愁眉苦脸的书生几月前在书坊门口见到了一个美若仙人的女子,他心生爱慕,可当时没有搭讪,错过了就不知道佳人在何处了。
他在镇上打听过几回,都不认识这女子是谁。而他一得空就去书坊等,也没有再见到过这位美人。
书生说这女子打扮很是寒酸,没有任何首饰。眉毛很粗,有些男相,除此之外,嘴边还有一颗很大的黑痣。
但不影响她是个大美人,书生补充道。
司徒征沉吟片刻,问道:“书坊在哪里?”
听了具体位置后,三人饭也不吃了,立即向书坊赶去。
见有贵客来,掌柜亲自出来迎接,司徒征冷着脸将书生的描述原封不动一说,问道:“你可有见过这样的女子?”
“说实话。”他淡声补了一句。
掌柜脸色一僵,缓缓道:“是见过,这位贵人,您要找她是有何事?她可是犯了什么事?”
司徒征完全没有理睬他的问题,问道:“她何时来过,是来做什么的?你可知她家住何处?”
掌柜面露迟疑,司徒征瞥了青筠一眼。
小
童立即将备好的钱袋拍在桌子上,发出沉闷的一声响。
掌柜拿起打开看了一眼,眼睛里射出精光,连忙道:“这女子说是给主人代卖文稿,通常一月才来一次。但我实在不知道她住在何处,这姑娘也从没有说过。”
“文稿。”
掌柜愣了一下,才连声吩咐跑腿的伙计去将笔名为雪窗主人的文稿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