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岭之花他追悔莫及(232)

作者:泳宁 阅读记录

“你对纪襄究竟做了什么?”

“我还是会搜查庭州的。”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

谢方道:“别!我可以用性命担保她不在庭州,庭州本就不甚安定,经不起你的搜查。”

说着,他掏出袖里的匕首,割破自己的手臂,鲜血直流。

司徒征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接过他的匕首,往自己的手臂割了一道。

“若有纪襄的消息,还请谢小侯传书京城。告辞。”

他将匕首扔给有些愣怔的谢方,走了出去。

简易包扎后,他让下属都歇息一日,其中一个留在庭州,其余明日回京。

但翌日出发时,他突然改了主意。这回既然出来了,就亲自去纪襄的外祖家和姑母夫家寻找一回。

-

纪襄在万家庄已经住了一个月。

十日前,她就听刘姨说了镇上的禁军已经撤了,日子恢复了往日里的平静。但她一向小心谨慎,在屋子里又闷了几日,才有了出去走走的念头。

这天,刘姨一大早就出去了。杏儿要出门去洗衣衫,纪襄连忙道:“我和你一起去!”

二人锁好门,抱着木盆和脏衣服出去了。时值夏日,早晨的日头晒在人身上还不算很炎热。

河边已经有几个村妇趁着凉快出来洗衣了。有个看到纪襄和杏儿走过来,瞠目结舌道:“这.......你是谁啊?”

纪襄笑盈盈道:“大娘好,我是杏儿的表姐,昨天来这里的。”

村妇瞪大了眼睛,这看着像神仙画像般的姑娘,竟然是杏儿的表姐?不过杏儿这丫头也是眉清目秀的小姑娘......

她将信将疑地问道:“你是从哪儿来的?”

杏儿嘴快地报上了老家名字。

村妇一边洗衣裳,一边笑道:“表姐妹嘛,是得从一个地方来的。”

她又问纪襄:“你叫什么名字?”

纪襄微怔,她完全忘记了要编个假名,灵机一动道:“我叫常芳。”

常是她母亲的姓,至于芳,是她看到河边芬芳扑鼻的无名野花想到的第一个字。

村妇又打听了几句,纪襄面不改色扯谎,心里默默记下今日说过的时,省得以后对不上口径。

没一会儿,村妇熟悉的人来了,她抱起木盆,走到了她们身边,看着纪襄窃窃私语。

杏儿道:“姐姐,万大娘肯定是在说你的事。”

纪襄莞尔:“随便她们说好了。”

她洗衣衫很不熟练,旁边没人最好,免得露馅。二人洗好衣裳后就回去了,纪襄坐在门口,剥一筐新鲜的蚕豆。

日头渐渐大了起来。

她微微笑起来,山明水秀,连呼吸都比在宫里畅快。她不用再想着去应付任何人,只用和对她真心实意的母女二人相处。她白天和杏儿一起做完家事,还有大把时光可以撰文。

纪襄甚至觉得短短一月,她身子都比从前强健了不少。

大概是夜里虽然会做恶梦,也会担忧被人找到,但比起从前,睡眠安稳许多。

傍晚,刘翠玉回来了。三人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纪襄笑道:“刘姨,我明日想去镇上一趟,你早上叫醒我吧。”

她又问杏儿:“要不要一起去呀?”

刘翠玉给杏儿使了个眼色,叫她不要去,杏儿乖乖摇头。如果带着去了,纪姑娘肯定又会花银钱给杏儿买东西的。

见女儿懂事,刘翠玉道:“好,你夜里早些歇下。”

既然明日要早起,纪襄没有再挑灯写文稿,收拾好明日要穿的衣衫就睡下了。

不到卯时,刘翠玉就叫醒了她。去镇上要走七里路,只能早早出去。她特意将自己的眉毛画粗画直,又给嘴边画了一颗显眼的黑痣。

纪襄走在刘翠玉身边,将自己昨日和万大娘说的话仔细告诉了刘翠玉。

刘翠玉道:“记住了。”

原本二人还能说说闲话,后来纪襄已经走得上气不接下气,根本顾不上说话。而刘翠玉要赶着去上工,不能停下。

她只好气喘吁吁地跟上。

刘翠玉心疼道:“姑娘下次出来,我给你叫好驴车吧。”

纪襄摆摆手,表示不用。到了镇上,她已经两腿颤颤,不住发抖。纪襄捂住胸口,道:“不用驴车,我多走走就好了。”

二人约定好回去见面的时辰地点就分道扬镳了。

纪襄原地歇息了一会儿,向人打听有无书坊。

第99章

被她拦住的是个四五十岁的妇人,和善地给她指了路,又问:“姑娘,你是从哪儿来的,要不要我带你去?”

纪襄笑道:“不打扰您了,我自己去就是了。”

她微微屈膝行礼,走了。

十里镇很大,而且富庶。街上熙熙攘攘,有不少叫卖新鲜桃子,糕点,馄饨,香药等等的小摊。她原本还担心十里镇上可能没有书坊,不料走了一段后,居然还是挺大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