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岭之花他追悔莫及(2)

作者:泳宁 阅读记录

章序两年前进了御前行走的神龙卫。神龙卫在本朝初设立时武艺门槛极高,后来渐渐成了勋贵子弟充资历的地方。一众人平时飞鹰走马,四处游猎,又有着时下纸醉金迷贪图享乐的习气。

倚红偎翠,亦是常事。

纪襄听说的,便是后者相关。

她很想张嘴问一句是否真的,却又有些羞涩。她还没有嫁过去,就已经管起他私事了,似乎不太像话......

章序见她闪躲也不气恼,纪襄一向胆小得很。深眉浓目的俊美面庞上,挂着漫不经心的笑容,看她发呆,发出短促的一声怪叫。

纪襄回过神来,迟疑地张了口:“我......”

她声音太轻,章序没有听到,自顾自开了口,东拉西扯了一堆。

对这些宫外的新鲜事,纪襄听得十分入神。

“对了,那个司徒要回来了。”

章序说着,打量纪襄的神色,见她娇柔的小脸上有些怔愣,笑话她:“你不会忘记这个人了吧?记性真差!司徒征,就那从前东宫的伴读。”

她笑道:“看不起谁呢?我当然记得他。”

这个名字,已经很久没有听人提起了,骤然听到,使她有一瞬的恍惚。

对这个复姓少年,她其实印象十分深刻。记得他总是肃着面容,不苟言笑,小小年纪便十分稳重冷峻,令她略微有些惧怕。但更多的,是对他的感激。

多年前,他曾经帮过自己。对他或许只是一桩小事,但对当年八岁的纪襄而言,却是让她哭了许久的难事。

纪襄一直没有忘记过。

她还记得司徒征十二岁中解元,才名颇盛,转年春闱却被人拦住了,没有下场。之后,就是他离开了京城,极少听到关于他的讯息了。

一出神,章序的话题早已经换了。

纪襄犹豫了许久,方才张口想要询问的勇气已经失了。她没有再问他有无相好,只是含笑地听他说话,偶尔追问几句。

草木生发,不时有燕语莺啼,嘤嘤沥沥。她数着日子,再过一个月,她就要出宫了。章太后开恩让她回家去,过阵子闺阁生活,也学学如何管家理账,预备出嫁。

大约在宫里是见不到即将回来的司徒征了,她对他现状不免生出几丝好奇......

这个突如其来的模糊念头,俄而间就一闪而过了。

-

司徒征一行人,从钱塘乘船出发已有六日。

一路上春风骀荡,两岸时而阡陌交错,时而群山万壑,放眼望去,绿意盎然,正是万物竞春好时节。河道上前几日百舸争流,这日却舟影寥寥。

行至一偏僻渡口时,船停了片刻,继续上路。

已是正午,船头一转,江面愈发宽阔,约有百丈,水流汤汤,却只有两艘船不远不近相隔。

船舱内,博山炉燃着清雅檀香,冒出丝丝缕缕细白香烟。一个十二三岁的青衣小童匆匆而入,语气是掩不住的惊喜:“果然如郎君所料,后面的船赶了上来,各个都黑衣蒙面带着刀,是要刺杀您哩!”

被人刺杀,竟说得仿若喜事。

他口中的郎君,坐在桌案前不紧不慢地翻阅着原本只该存于官衙的几本厚厚的户册,闻言头也没抬。他今年十九岁,剑眉星目,原是个英朗模样。然而雪白的肤色和周身的内敛沉静,给他平添了几分文雅澹然的意味。

片刻后,几条铁链甩到了甲板上,船身摇晃一瞬后被逼停定住。

很快就有十几个虎背蜂腰的黑衣汉子从一直跟着的船上大步跳了过来,“唰唰”几声,默契拔出腰间的佩刀。

顿时,厮杀声打斗声四起。舱外铿铿锵锵的兵器相撞中,小童在船舱内听得心内有如猫抓,眼巴巴地看向主人,见他神色平静,鼓足了勇气问道:“郎君,我想出去杀敌,您可准?”

司徒征这才抬头看他一眼,道:“去吧。”

声音低醇,十分悦耳。

小童兴高采烈地持剑而去。他其实并未正经学过剑术,而是跟随郎君后每日跟着他一道练剑,偶尔央过几回郎君指点。

但这般,已经足够了。

奉命刺杀的一行死士,各个皆是千挑百选出来的,身手不凡,价值百金。他们已经在渡口吃饱喝足等待目标数日,养足了精神,跟上后见司徒征的船上毫无防备的样子,立刻出手。

谁料这船上护卫虽少,却都不是好对付的。别说刺杀司徒征,护卫这关都过不去,连他面都没有见到。

“司徒征,有本事就出来和你爷爷会几招,缩在里面算什么英雄好汉!”

虽没有讨到任何好处,头领模样的汉子还是大喊着激将。

“何需郎君出手!”

这突然从船舱里杀出来的男童,身姿灵巧,一把短剑舞得寒光冽冽,令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