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岭之花他追悔莫及(108)

作者:泳宁 阅读记录

他警告地看了一眼谈贵妃,不准她再去找谢方的麻烦。

谈贵妃再心有不甘,也只好应是。

纪襄彻底松了口气。她是突然想到了章太后说皇帝生母坏话后皇帝的反应,皇帝应是个孝顺之人。

她着重提及孝道,应该是不会错的。

此事皇帝既然有了论断,三人都行礼告退了。

这时,皇帝突然出声道:“纪氏,你留下。”

她一愣,垂着眼上前一步,等皇帝的吩咐。

纪襄脑中一片空白,她的所有勇气都已经在刚刚几句话里用完了。所幸得到了她想要的结果,甚至比她想的还要好上许多,但皇帝将她单独留下来做什么?

她的心,怦怦直跳。

皇帝走到一张书案后坐下,目光示意呆愣在原地的纪襄跟过来。

她惶恐,险些被裙角绊倒,小步走了过去。

一旁的内监燃起烛火,皇帝手指点了点书案上的奏折,道:“你读给朕听。”

纪襄反应了一会儿,才讷讷道:“臣女不敢。”

“你读便是了,”皇帝面色柔和,“你声音不错。”

纪襄仍是发懵,下意识应诺,拿起一本读了起来。

起初,皇帝还时不时问她一些问题,譬如她和谢方怎么认识的,譬如她今年多大岁数。纪襄记着自己一开始扯的慌,只说是今日偶遇的。

后来,大约是乏了,皇帝闭上了眼睛。

纪襄念的是一个地方上刺史长篇累牍的问安恭维,十分无聊,好不容易读完,下一本竟然还是类似的话。

她慢慢念着,突然听到了皇帝轻轻的打鼾声。

纪襄的声音一下子便停了下来,看向站在书案另一头的崔内监,请示他还要不要继续读下去。

崔内监朝她摇了摇头,纪襄顿时如释重负,行了一礼后便立即走了。

她快步走出了明光殿,在殿外远远看见谢侯,谢方和司徒征在一棵树下说话。

距离隔得太远,她只能勉强认清人,看不出他们在说什么。

纪襄掉头就走,没一会儿,就听到身后有追赶的脚步声。

不多时,司徒征就走到了她身边。

纪襄目不斜视,即使如此,她已经从脚步声听出来人是谁。

她没看他一眼。

此处宫道是行宫最热闹,宫人内监来往最多的地方。纪襄可不想被人察觉出什么异样,她本就不知去哪儿,换了方向往无人的小道上走去。

司徒征一直没有说话,只是跟着她。起初,还是不远不近的距离。到现在,他已经沉默地走在自己身后,她终于忍不住,在僻静无人处停了下来,冷冷问道:“你有何事?”

她的目光,凝在了他脸上。

司徒征眼眶微红,微抿着两片薄薄的嘴唇。多日不见,他看起来消瘦了一些,下颌棱角比从前还要分明,看起来像是病了一场,或者是累出来的。

纪襄这些时日没见过他,听太子妃随口提过一句司徒征事忙。

而眼下这副尊容,他一定是心情不好——呸,谁还管他心情好不好。

他沉默片刻,叫她名字:“纪襄。”

她不语,只是望着他。

心中倏然间泛起一阵酸楚,眼皮也跟着热起来。她眨眨眼,忍住眼泪,告诫自己决不能在他面前哭出来。

她等了一会儿,司徒征没有再开口,她点点头,也不再搭理他,自顾自走了。

莫名其妙!

纪襄暗骂一句,漫无目的地走了一会儿,回头看,他还立在原地。

小小的一个人影。

她突然想起自己的书还丢在了清凉州,便走回去拿。她拿起书,草草翻阅了两页,命令自己不准去想他,思绪就飘到了刚才御前发生的事。

纪襄简直都有些敬佩自己了。

她说的很好,她远比自己认为的要有用许多。

但皇帝让她留下来念奏折,实在让她琢磨不透。

人听到的自己声音,好像和别人听到的不大一样,她反正没觉得自己声音有什么特殊的。

之后,她还会有这种机会吗?能看到一些关乎朝堂时事的奏折吗?

她忍不住为之雀跃,又生出一股危险的感觉。

大约是明光殿里的熏香太怡人,读的奏折太无聊,她思索了好一会儿,紧张感退散后,一阵困意铺天盖地袭来。

她强撑着精神,站了起来,走到一块巨大石头后面,打算靠着小憩一会儿。

实在是太困了......

她很快就睡着了。

脚踩在落叶上,沙沙作响。司徒征寻了一会儿,看到了睡熟中的纪襄,唇角在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时,已微微上翘。

她手里捏着一册书,闭着眼睛,脑袋往下一点一点,戴的一支蝴蝶簪子也随之颤袅。

司徒征一错不错地看着纪襄,突然俯下身,伸出双臂将她一把从草地上稳稳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