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老十三就是因为他那腿病拖累,也因为雍正把太多事安排给他,带着老十三一起做那不知休息的卷王,才会英年早逝的。
在这个世界,虽然这些年有她悄咪咪地投喂些灵液给老十三,让老十三的腿疾没越来越严重,但是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也是会把人累死的啊!
老十三也和胤禛一样,是个公心很重、一心想着造福国家和百姓的人,她自然不希望他英年早逝。而老十四也是个有才能的,要是能和老十三一起帮着胤禛,自然是极好的。宋玉瑶心里悄悄打着主意。
胤禛并没骗他,确实很快就开始任用老十四了,把本来让老十三负责的水利营田的事分给了老十四,其他如诸皇子事务、潜邸事务、审理案件等一些零碎差事,也开始逐渐安排老十四分担了。
不过,和内务府武器的制造、武官选拔、管领侍卫这样和兵权、武器相关的事,他还是让老十三负责着,暂时还是没用老十四这个之前是竞争者的弟弟。
而老九,被他封了贝勒,就像之前计划的那样,被他安排去巡视海关了。老十也被他安排和瑞儿一起去巡视塞外。
这一年的时光过得并不坏,转眼年又过去了,到了雍正六年。四月份,皇后病了。
第162章
皇后乌拉那拉氏这些年的身体其实还不错,但是进入四月份之后,就得了风寒。到了五月份,她已经病了一个多月了,仍然没有痊愈的迹象,看上去竟然有了一病不起的趋势。
作为贵妃,皇后病了,宋玉瑶自然得去视疾的。
这些年的妻妾关系,说不上多么好,也说不上多么坏,整体上维持着一个勾心斗角是有,伤及性命则无的一个范围内,大体算得上是相安无事。
不过知心姐妹是做不得的,所以在探望完之后,皇后自然就没有多留她们这些人,只把和她关系最好的小乌拉那拉氏留下了。
除非某些不得不如此的场合,这些年,宋玉瑶是从来不坐轿,用贵妃的倚仗出行的,所以这会儿出了皇后的正院,宋玉瑶也就带着小兰和碧纤两个丫鬟走路回到了她的悠然居。
她们现在是在圆明园里,这两年,胤禛在园子里住得越来越多了,也就冬日的时候,会回紫禁城过个年。
而当初的丫鬟碧云,也早已年满二十五岁,出宫了。胤禛登基之后,就已经照着以前雍亲王府的习惯,更改了康熙时宫女年满三十出宫的规定,现在宫女早就可以年满二十五岁就可以出宫了。
“主子,皇后这病,瞧着实在不好。”回到葡萄院中的这个悠然居之后,小兰提醒她道。
“确实是不好。”想着刚才视疾时看到的皇后那脸色蜡黄、神情萎靡、有气无力的样子,宋玉瑶对这话是赞同的。
不只是不好,更准确地说,皇后这样子,看起来是有些病入膏肓之态了。
历史上,皇后是雍正九年才去世的,怎么会在现在这个时候就病到这种程度?又是蝴蝶作用吗?还是皇后的病只是看着严重,还能救过来呢?宋玉瑶心里也不太确定。
“若是皇后……新后的事,主子可要早做打算。”小兰提醒道。
宋玉瑶知道小兰这话是什么意思。乌拉那拉氏一旦去世,后宫的格局肯定是要发生变化的。
胤禛若是不立新后就罢了,若是他要立新后,那宫里这些女人,谁能登上继后之位呢?
目前宫里地位最高的,在乌拉那拉氏之下,可就是她、年氏、熹妃、李氏这几个了。
她、年氏、李氏都是汉军旗的,大清目前以来,可没哪个汉军旗的妃嫔能当登上皇后之位的,宗室和满臣反对是肯定的。
而熹妃要是一旦登上皇后之位,地位就比她和年氏这两个贵妃高了不说,她的阿哥还会变成嫡子。
当初胤礽能当那许多年太子,被那么多人支持,乃至于被两次废了之后还有人支持他复立,他的嫡子之位可功不可灭。皇后之位,不仅关系着皇后本身,还关系着嫡子之位,并不是小事。
若是让其他无子而比她们地位低的妃嫔为后,从位分、功劳上讲,也不妥,她不觉得胤禛会让谦嫔、文嫔她们压在自己和年氏她们头上。
那胤禛是会像历史上那样空置皇后之位吗?至于另从宫外迎新后入宫,她也不觉得胤禛会这样做。
“也没什么好准备的,皇后看着是严重了些,但她身子一向康健,这病不一定就有看上去那么严重。而即使……依现在后宫这情况,皇上也未必会再
立继后。“思量了思量,宋玉瑶这样道。
小兰却有不同意见。这些年皇上对自家主子的心意,她是看在眼里的,从最初的怀疑,怀疑这样的宠爱能持续多久,到最后确信皇上是个长情的人,是真的把她家主子放在心上的,这可经历了几十年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