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就在与织玉的对抗中耗尽了力气,又浑身疼痛,没两下又被制住,顿时冷汗直流,没法再多反抗,口中却不服输的大骂魏后和二皇子,言语难听至极。
魏后这下是真的面色难看了。
他们退至寝宫外面,还有两人正在外面等着,一个身形威武面色冷峻,一个面色苍老,白发已生,分明是成厉和周缙。
听着大皇子的咒骂声,两人皆皱着眉,再看到谢砚身边那个瘦弱清丽的身影,眉头蹙得更深。
方才二皇子也请了两人一同议事,加上过来探望的魏后,四人正互相寒暄着,便有人急急忙忙来报说织玉被大皇子带走了。
谢砚脸色变了,其他人也面面相觑,魏后当即说魏皇曾吩咐过不能随意审问使团中人,连忙带着人过来了,还要求周缙和成厉一同前来。
两人都知道这是来兴师问罪来了,成厉没什么表示,周缙却愁眉苦脸,他早跟大皇子提醒过不要因女色误事,没想到大皇子竟一点儿也听不进去。
如今魏皇尚未醒来,宫中大权由皇后掌握,大皇子偏偏还主动递上了把柄。
“究竟出了何事?”周缙连忙问道,他还得多了解些情况,看事情有没有什么转机。
魏后哼了一声,抬了抬下巴,指着织玉道:“大皇子实在过分,让她跟你们说吧。”
织玉低着头,身躯微微颤抖,似乎不敢开口。
谢砚轻声安慰道:“没关系的,大胆说出来,他们会替你做主,你作为使团中人,齐朝也会为你做主。”
这话看似是对织玉说的,却分明是在敲打其他人要秉公办事,不能因为大皇子的身份就选择息事宁人,更别忘了此事还牵扯到使团,他们不管,南齐也会管。
周缙脸色更不好,暗骂大皇子可真会挑,怎么看中这么一个身份特殊的女人。
织玉终于开口了,声音中有轻微的鼻音,似乎是哭过。
她仍然低着头,躲在谢砚身后,“不久之前,大殿下叫人来彤华宫,说要带奴婢去审问,他非要逼迫奴婢承认丢的东西是奴婢拿的,奴婢从没有做过此事,当然不承认,他却不信,还让人出去,说要单独审问。可是其他人一走……”
她哽咽了一下,又颤抖起来,仿佛在回忆着极大的痛苦一样,连声音也是抖的,“大殿下他、大殿下他便对奴婢动手动脚,还说、还说只要奴婢肯承认是公子指使奴婢做的,他有办法让奴婢不受责罚。”
谢砚又揽住她,低声安慰了几句,止住了她的颤抖,这才抬头道:“大殿下不仅对我大齐使团中人意图不轨,而且还想构陷在下,还请诸位还一个公道。”
二皇子叹息道:“皇兄真是糊涂。”
魏后甩袖怒道:“实在太不像话了,谢使臣放心,本宫一定秉明圣上,给你们一个交代。”
周缙听着两人一唱一和,还想再挽回一下:“大殿下与谢大人无冤无仇的,何必要诬陷谢大人呢,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而且这位姑娘看起来不是也没事吗?”
成厉也有疑问,却是关于织玉的,别人或许被表象所惑,觉得织玉无法反抗,但他很清楚大皇子的功夫并没有传言中出色,反倒是织玉在春风楼露的几手不可估量。
但他听着周缙的最后一句也觉得不妥,便更不必说谢砚了。
“周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因为娘娘果断,我们才能及时赶过来,不至于酿成大祸,难道周大人觉得一定要出了事才算有事吗?”
扔下这番质疑,谢砚终于忍无可忍,勉强向其他人告辞,带着织玉离去了。
第35章 变故
天光正好, 彤华宫中的人自织玉走后便时不时看向宫门处,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栾辙站在屋檐下生闷气, 脸色差得跟谁欠他钱一样。
没过多久,他忽然抬头看向门口,在脚步声被所有人听见之前, 步履匆匆行至宫门处, 果然见到谢砚和织玉的身影。
两人靠得极近, 说不出的亲密之感。
栾辙正纳闷, 谢砚已经看见了他,低头微笑着对织玉说了一句什么,织玉于是抬起头, 感激地朝栾辙笑了笑, 却不言语。
这一路上不知还有多少眼线,他们还不能漏馅,所以织玉仍维持着害怕恐惧的样子,一步不落地跟着谢砚。
栾辙抑制住出声的冲动, 直到两人走进了院落中,才惊喜地叫道:“公子, 你们没事吧?”
“没事。”谢砚语带安慰, 瞥一眼正竖着耳朵听的众宫女太监, 沉声道, “幸而我去的及时, 织玉她只是受了些惊吓, 我带她去休息。”
“是。”栾辙应道, 心下了然, 这是他们有话要说, 让他注意不要叫这些人来打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