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玉(18)

作者:濯玉君 阅读记录

织玉一眼便看出她在担忧什么,只觉得好笑。

徐明硕到底贵为皇子,说话得一言九鼎,没能厚着脸皮说那任务不算数,看着有些郁闷地让她走了。

她和霍芝茵说起了方才和徐明硕的对话。

霍芝茵越听脸色越沉重,待听到织玉的任务变成刺杀秦昀之后,脸色顿时变得极其难看。

“芝茵,你不赞同我的选择。”织玉叹息道。

霍芝茵的脸色没有半点缓和,而且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有些神思不属,听到织玉的话才像是被惊醒一般,激动道:“我当然不赞同,你怎么能这么选……你根本不了解,他、晋王世子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个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

织玉朝她笑了笑,试图平复她的心情:“我的确不了解他,这也许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就算做不到,好歹也多了一年的时间,让我好好考虑之后该怎么办,我可不会轻易束手待毙。”

“可是——”霍芝茵将手搭在她的肩膀上,面色很是为难,“你让我打听的人,有眉目了。”

织玉抬眸,她都快忘了还有这档子事了。

霍芝茵别过眼去,“那位二公子,很有可能指的是,南齐晋王府的二公子。”

第7章 谢砚

百年前,前燕朝末代皇帝听信谗言重用佞臣,各地豪强世家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而起,经历了一番混战之后,徐氏在今彦朝境内称帝,周氏在今魏朝境内称雄。

燕帝率残部逃到南方未开化之地,称为正统,却不改骄奢淫逸的作风,南方亦民怨四起。

南齐开国皇帝时为燕帝亲兵将领,率兵进入皇宫逼得燕帝禅位给其子愍帝,后又废掉愍帝,自立为皇。

魏彦曾想趁乱攻打南齐,却被天险所碍,难以成就,又担忧南齐的报复,于是订立和约休战,天下得到了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各自国力逐渐增强。

南方多平原菏泽,在南齐开国皇帝的励精图治之下,从蛮荒之地变为三国中最为富庶的地方。

而后历经三朝,除了南越之地偶有战乱之外,几乎始终处于太平之中。

五年前,南齐前太子在春围中意外离世,南齐上一任皇帝齐景帝深受打击,一病不起,在京为质的晋王世子秦昀,联合手握兵权的康王,迅速掌控局势,迎立先皇幼子为帝,晋王世子和康王共同辅政。

晋王和齐景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康王则是他们的从兄。

齐景帝登基前曾与晋王争夺太子之位,两人多有嫌隙,登基后便将晋王封地改为最南边的越郡。

越郡潮湿炎热,瘴气横生,又与蛮族共居,局势复杂,实在不是个好地方,时人都知这是齐景帝的惩诫。

当时晋王新娶王妃,王妃出发前被诊出有孕,未免齐景帝以舟车劳顿之由将人扣下,隐瞒下这一事情。

一路颠沛,加之不适应南方水土,到越郡不久,晋王妃便早产生下世子秦昀。

齐景帝得知了此事,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后齐景帝于登基后的第十二年,以开办官学为由,使各地藩王、豪强世家送子弟进都城入官学之首,名曰学宫。

晋王世子秦昀终究还是来到了齐都,开启了名为游学实为质子的都城生活。

为了引导各地重视官学,齐景帝将自己的皇子以及部分大臣的儿子也送入了学宫之中。

南齐民间对于学宫中发生的事情众说纷纭,加上学宫守卫森严,彦朝的探子也很难探听到有用的消息。

但不管是怎样的传闻,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父辈的恩怨也延续了晋王世子和前太子身上,两人自进入学宫起便针锋相对。

凭借着身份,前太子身边聚集了一群学宫学子,里面有家里本就是太子一党的,有阿谀奉承未来君上的。

更重要的是,无论老师还是学子,就算不奉承他,也实没有与他作对的道理。

传闻中,前太子宽厚仁慈,唯对晋王世子刻薄严厉,晋王世子在越地时也是尊贵无比,如何能够忍耐,两人曾出了几次冲突,连齐景帝都惊动了,各打了几十大板,那之后才总算消停。

年纪稍长之后,聚集在前太子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便是前太子不找晋王世子的麻烦,也总有人愿主动请缨,秦昀不堪其扰,多次上书请齐景帝放他回越郡,齐景帝皆不允。

若没有后面春围的意外,这也许只是皇家兄弟不睦的小小插曲,在史书中最多只占几个字。

有了这场意外,一切都截然不同。

按照朝廷的说法,前太子之死乃是春围时有流寇混入猎场之中,惊其马使其与卫兵脱离,而后行刺杀之举。

但这样的说法显然不能服众,皇家春围竟叫流寇混进来,叫人如何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