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来不会毫无根据地说话,既然说温家一团糟,那一定是发生了什么,织玉很自然地想到了白天在树林中所见,那些身着温家护卫服饰的杀手,但后来徐明硕也来了,无论那些人是不是温家派来的,徐明硕一定会将这件事掩过去。
他和温太尉再政见不合,毕竟还是舅甥,温家出事了,他也别想好过。
织玉原本就很犹豫要不要过去,听他这么一说,更拿不住主意了,反问道:“公子你知道是怎么回事?莫非与你有关?”
谢砚淡淡一笑,否认道:“我和陶驸马无冤无仇,何必去对付他。”
织玉怔了一下,反应过来,今天马车中被刺杀的,是嘉乐长公主的驸马陶佑?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中午席上,一来他们所坐的位置相隔较远,二来陶驸马那桌不仅有徐明硕,还有一堆温家人,她怕被人认出,也不敢多看,竟一直没有想到。
如今再想,马车上血迹模糊的脸的确和席上匆匆一瞥有些相似。
织玉不禁沉思,若那人真是陶佑,这件事就不是刺杀这么简单了,更不可能轻易了结。
涉及皇家,背后都是腥风血雨。
这样一想,他的确说得没错,自己白天目睹了事情的发生,而且和杀手曾在温家的暗道中过过招,即使有温如禅可以作证,温家和徐明硕若想找一个替罪羊,自己简直就是送上门的惊喜。
但同样的问题,也存在谢砚和栾辙身上。
第73章 交易
雪玉一样的手掀开车帘, 搭在另一只宽大的手掌上,宋晏雪从马车上下来,和温家大公子一道走进了宋府之中。
成亲之后的第三日, 正是新妇回门的日子,这三天里,在发生了那件令人震惊的事情之后, 满城之中, 人心浮动, 皆盯着温家。
直到这日宋晏雪回娘家的马车顺利出了温家来到宋府, 这份凝重才稍稍减轻了一分。
三日之前,就在宋晏雪和温家大公子婚礼当日,当贺喜的宾客尽皆散去, 本该是圆满顺利的一天, 却因为嘉乐长公主和陶驸马的车驾在行宫附近遭了刺客,而终究有了缺憾。
幸而嘉乐长公主因为身体原因,未等宴席结束就自行回了行宫,留下陶驸马继续应酬, 所以当刺客出现时,只有醉醺醺的陶驸马在车驾之中。
护卫们拼死保护, 刺客依然突破重重防守, 靠近了陶驸马。
关键时刻, 徐明硕带着人出现, 这才救下了陶驸马, 使他免遭横死, 却没来得及阻止他身受重伤, 至今昏迷不醒。
皇室被刺, 非同小可。
月鹿城当即被封锁, 郡守亲自稽查,一方面派人四处搜查逃走的凶犯,一方面也调查起刺客从何而来,结果不查不要紧,一查顿时让他犯了难,因为活下来的护卫坚称,刺客是从山庄中来,就是温家人。
而事后赶到的长公主也说,她亲眼看见徐明硕想对活下来的护卫动手,此事绝对与徐明硕脱不了干系。
这么一来,不是变成了徐明硕贼喊捉贼?
一下又牵扯进一个皇室成员,还是很有可能成为储君的皇子,郡守又想到传说嘉乐长公主和三皇子不和,立刻猜到自己是卷入了什么皇室的阴谋漩涡之中,变得一个头两个大。
山庄不能轻易搜查,更不可能审问三皇子,活下来的三人被看管起来,多次询问,仍然坚持说辞,只是他们的理由有些牵强,说是因为瞧见了温家二公子就在附近。
温家和徐明硕当然不认,长公主那边又催着要一个交待,证据也模糊不清,他当即向朝廷上书,请朝廷派人来查此案,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只派人密切盯着山庄、行宫和温家的动向。
彦皇听闻此事,大为震惊,派了刑部侍郎林安与宗正寺少卿徐文和一同前来调查,二人已于昨日自彦都启程,但由于彦都与月鹿一北一南,山高路远,就算快马加鞭,最快也要后日才能到达月鹿。
偏偏就在这三日内,不知为何,此案的一些细节,诸如刺客自山庄而来,而山庄是温家产业之类的消息泄漏出去,传遍了月鹿的大街小巷,以至人心惶惶。
虽然这三日温家因此事闹翻了天,宋晏雪这个新嫁娘却因祸得福,省了许多繁文缛节不说,因着忙乱,在温老夫人的支持下,也参与了不少事务。
温家中人见她柔弱的外表之下处理起事情来却井井有条很有章法,不禁对她改观了许多。
所以宋晏雪这几日尽管忙碌,却乐在其中,回到宋家之时,脸上亦有掩不住的喜色,叫宋家的人看了,心中不由放心了些。
宋晏雪与温公子见过宋家长辈,一家人又坐一起谈笑了一阵,她借口闺房之中还有一些东西需要收拾,留温大公子继续与宋老爷等人寒暄,自己领着婢女回了闺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