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就这样在这个屋子里边呆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今日,是他第一次见有人进这屋子里面。
久违的阳光从门外照了进来,他有些不适应,下意识地抬手挡了一挡,随后,却看到了令他难以置信的身影,是荀彧还有自己的女儿。
董承正坐在床边,他见到董嫣后立刻跳了起来,“阿嫣,你是来带爹出去的吗?”
第121章 赶赴官渡
董承是被关的有些久了,不知是神志不清,还是许久没有人同他说话了,他心中有一股气,一直在往上冒,却不知该吐向何处,今日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女儿,他便扑了上去,将董嫣紧紧抱住。
“阿嫣,你是不是来接爹爹走的?你知道是谁把我关在这儿的吗?为何分明那些人都说,曹操要杀我,我要死了,可是我却没死?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爹爹,你放开我。”董嫣被父亲勒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了,她使了些力气,把董承推开两步,拉着父亲一同坐到了桌旁。
董嫣上下打量了父亲几遍,见爹爹没事,心中的大石头也算是放下了一些。
她看了一眼荀彧,荀彧并没有对她摇头,也没有示意她不能说,董嫣便开口对父亲道:“其实爹爹应该猜到了吧,只是爹不明白,为什么我要这么做,为什么曹司空会放过你,是吗?”
董承愣了愣。
他目光有些呆滞地看着董嫣,可是董嫣知道,父亲眼中的这种不解,并不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不解,而是“你为何要这样做?”
“我想救爹,我想让你活着,这个理由,够吗?”董嫣叹了一口气,她想,董承在这里呆了这么久,先前种种,不论是董嫣假意放了他和袁绍的那些内应,还是董嫣那晚给他递的那一杯酒,他应当都明白个八九不离十了。
其实她并不是在意父亲对她的所作所为到底怎么想,她也不在意旁人会怎么说她,她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救下父亲的性命便好。
董承没有说话,董嫣便知道,他明白了。
只是面对救了自己,又将自己关在这里的女儿,他不知道他应该说些什么了。
哪怕这地方不是女儿找的,他人不是女儿关的,也一定是她与曹操商议好的。否则,今日怎会是她和荀彧一同前来?
董嫣看着董承,她笑了一笑,那笑容中似有几分不舍,“今日能见到爹爹平安无事,阿嫣便放心了。”
她忽然朝着董承跪了下去,董承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伸手便想去扶,可董嫣依然贴地拜了下去。
在董嫣对董承磕了三个响头之后,她仰起头对父亲道:“爹爹,女儿今日来看过你之后,便不知下一次会是什么时候了,虽然有时我会觉得爹有些自不量力,做事思虑不甚周全,还会看轻了旁人,可你依然是我的父亲,在阿嫣心里,爹是最好的父亲。”
“阿嫣?”董承看着女儿缓缓起身,对荀彧说了一句:“令君,我们走吧”,他觉得今日,女儿似乎不只是来看他的,好像是来告别的一般。
告别?他董承已经被关在这里了,想必曹操荀彧他们是断不会再让自己有机会接触朝政、接触自己曾经认识的那些人了。
可既然都已经如此了,除非是曹操后悔要将自己斩草除根,否则,他应当是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的。
那董嫣的这番话,难道是她自己......?
她要去做什么?
董承这段日子被关在这里,对外面发生的事情已经是一无所知,他不知道曹操已经出征袁绍,他不知道军中或有疫病蔓延,他也不知道,董姮已经将小皇子生了下来。
他还没有来得及问一问,董姮和董凌如今怎么样了呢。
董承再想追上前去问清楚,面前的门却已经被关上了,荀彧和董嫣离开了屋子,董承狠狠地拍打着这扇门,他对着外面喊:“阿嫣,你要去做什么?你为何不知下次何时才能来看我?”
可董承却没有听到回应。
他在这件屋子里,是听不见外面的人说话的。
董承愤愤地锤了几下面前的这扇门,他缓缓滑了下去,坐在了地上,似乎是在对已经走远了的董嫣说话,又似乎是在对自己说:“爹在这里一个人,无趣得很,阿嫣,你可一定要回来看爹啊。”
董嫣在外面并没有走远,她其实听到了。
可是她不知道,她该如何回应父亲。
“令君。”她朝着荀彧微微下拜,“今日,多谢令君能够带我来见父亲,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令君能够答应。”
“请讲。”
“董嫣不日便要离开许都前往两军阵前,此次,我也不知究竟能不能将军中的疫病治好,我也不知能不能安然无恙地回来。”她深吸了一口气,似乎下了极大的决心才说出这番话来,“倘若......倘若我和郭嘉都没有回得来,我们的孩子,可否烦请令君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