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嫣,听爹爹爹话,好吗?”
董承将话说完,董嫣眼中早已含泪。
父亲背着她与人定下她的婚事不会让她难过,只会让她恼火。她难受的是,父亲的这番话,竟然会让她有些许动摇。
她承认她非常讨厌父亲不与自己知会一声,便让杨家将聘礼送上门这样的行为,可若是父亲没有这么做,他今日同自己说的这番话,董嫣是觉得有道理的。
其实在喜欢郭嘉这件事上,她已经做得足够多了。
郭嘉说,他有些事情还没法儿跟她讲,可以前不行,现在不行,那将来呢?到底何时才行?她不知道,他没有告诉过她。
又或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那难道她就要这样,一直、一直等下去,等到他觉得时机成熟了,可以给她一个答案了吗?
董嫣慢慢地、慢慢地将眼泪擦干,她还是摇头:“爹,我不嫁。”
董承气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呢?爹都和你说了......”
董嫣身子挺得笔直,眉眼间少了往日的娇俏,多了一抹坚韧的锋芒,她打断父亲:“爹,我要等郭嘉回来,把这件事情问个清楚。”
她望向董承,目光不闪不避,那双杏眼明亮而执拗:“你不是说,‘焉知他不是把我当朋友’吗?那我便要知道,他究竟是不是只把我当朋友。若是真想爹爹说的那样,郭嘉亲口说了不喜欢我,那这门亲事,我便应下。”
她见父亲面上终于有了笑容,又补充道:“但不是以这样的方式,且我要自己和杨修聊,他与你说的话,我必须亲耳听他再说一遍。”
董承见董嫣有了松动,自是高兴,这番话皆是杨修亲口告诉他的,到时董嫣亲自去问,那杨德祖对她说的,只会更多。
至于郭嘉......
想到远在宛城的郭嘉,他心中微微一叹。
他也承认,郭祭酒是个极聪明的人,可惜,他未必会回来了。
第57章 嫁与不嫁
宛城张绣降而复叛,他也是昨日刚刚得到消息。
听说,张绣是趁夜忽然起兵反杀的,那时他的大军就在曹操营中,曹操甚至未及反应。
如今得到的消息是,曹操在乱军之中不知生死。
若连曹操都生死不明了,那他手底下的那些人,还会有活路吗?
但此时他还不能告诉女儿这件事情,否则他怕董嫣心神一乱,方才说的话反而不算了。
董承试探道:“阿嫣,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杨家送来的聘礼便不退了,就放在我们家吧。否则,到时你若愿意嫁过去了,还要让他们再将拿回去的聘礼送上来,那便太拂杨家的面子了。”
董嫣不同意:“不成。曹司空还不知要几时才能回许都,若郭嘉一日不回来,这聘礼便一日不退,岂不是让所有人都默认我董家已经收了杨家的聘礼,我董嫣愿意嫁到杨家去?”
董承本就是这个意思,他见董嫣说破,摸了摸胡子,退了一步说:“那不如这样,等几时再退。这聘礼就算要退,好歹得同杨家说一声。再说这杨家也刚送来聘礼,咱们若刚收到聘礼便立刻退了回去,那杨太尉今后在朝中,还怎么做人啊?”
董嫣如何不知,董承这是想再拖延几日?这聘礼多在他董家放一日、哪怕放一个时辰,到时候再想要退聘礼,再想要退这门亲事,便多一份困难。
董嫣冷冷道:“聘礼送来的时候不必同我说,要退回去了,却得先同杨家知会一声。爹,你可真是女儿的好爹爹。”
“依照爹这样先受了聘礼再来告诉我的行事方式,想必这聘礼送来的时候,应当也是敲锣打鼓、招摇过市的吧?既然如此,这几大箱子在我董家多放一日,便多一人以为我要嫁到杨家。爹是不是就是这么希望的?”
董承被女儿怼的无话说,他摆了摆手,“罢了罢了,那你今日就去见杨修吧,你们见了面,你将你想问的都问了,若真的要退,便一并和杨家父子说了,也好叫你安心。”
董嫣盯着父亲,“好啊,我现在就去。”
说着,董嫣即刻便要出门,除了自己一个人在与天子车队走散后遇到危险时,她从来没有走得这么快过。
董承紧紧跟着她,他走他女儿身边,董嫣却忽然停下了。
她定定望着父亲,眼中俱是疑惑,“爹,你究竟想干什么?女儿是真的不明白。若说你有野心,如今你在朝堂上又云淡风轻万事不争,要说你没有野心,却还要将女儿嫁到弘农杨氏,要让女儿做家主夫人。爹,你到底在想什么?”
董承愣了一下,随即语重心长道:“阿嫣,爹方才不是说了吗,爹是想让你过得幸福,想让你嫁一个值得的人。你只有嫁给心里有你的人,爹才能放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