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人家沈大人是状元!那可是天上的文曲星,当然啥都知道了……”
听得多了,何灵鼓起勇气,忍不住问沈远岚是不是种过田,沈远岚失笑,把手里的书放在何灵面前:
“读精了,你也会。”
何灵低头,看着那本《齐民要术》半天都没缓过神来。
原来,真正的诗书人真的能够什么都懂。
第427章 春开荒
开春的时候,实验田就已经全承包出去了。
这些试验田,不收地租,包种试验田的农民优先免费租用县衙提供的耕牛和各种农用工具。
唯一的条件就是必须按照县衙统一安排播种。
这些新作物,辽县的农夫从没见过,没有经验不敢肯定收成如何,难免惶惑。
好在县衙派来的农官讲得清楚,秋收后,不管收成如何,所有产出由县衙统一收购,耕作者可选择要现钱,也可以选择换粮食。
有这样的承诺,承包者再无后顾之忧,纷纷签字按押。
也不是没有人说小话,害怕县衙秋收时不认账,那这一年的种计可是白作了,辛苦一年什么都没有,一家人要怎么过活?
“怎么会不认帐,这都白纸黑字写着呢!人农官不是说了,这是合同,有这合同在手,要是县衙毁约,咱们可以去府城告。”
“告官?你敢?”
有这样的杠精,闹得人心慌慌的,连原本已经签了承包合同的都开始迟疑害怕。
办事的农官说破了嘴皮子也没奏效,最后还是回禀了沈远岚。
沈远岚亲自出面,也不说别的,把一锭五十两的银子拍在桌上。
“这锭银子就摆在这,如果有人担心秋收本官失信,现在就可以来拿这锭银子。”
五十两银子啊!
一群人大半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黑眼珠瞪得老大,却没一个敢去拿。
沈远岚微微一笑,拿起那锭银子慢条斯理地揣进怀里:“秋收时,本官一定会按时收购。本官也不瞒你们,收上来的,本官要留来作种,今年试种新作物的,本官可以免费提供种子,等到明年,就要花钱买种了。到时候,本官赚的银子可不只这么一锭银子,是十倍百倍。”
有个农夫小声问:“明年想种就要钱了?”
“是!本官之前就说过了,这些新作物是高产,如果按本官之前讲过的方法来种,收成是你们种其他作物的几倍,以后有更多人看到新作物的好处,想种的人自然会更多。到时,种子自然是值钱了。你们看,本官不是在做亏本的生意,你们也不必害怕本官会不收购,毕竟本官收回来的只会让本官赚更多钱,这样的好生意,本官怎么会错过?”
这样的话一说,众人没有不信的。
连县令大人都说赚钱,那肯定是能赚大钱了。
有脑子动得快的,忍不住问:“大人,今年不在您说的试验田种那玉米、土豆啥的,是不是也不要种钱啊?”
沈远岚笑意更深:“本官的种子也不是白得的,不可能所有田地都免费给种子。不过,若是有新开垦的荒地,本官倒可以给免费种子。不只会给免费种子,新开垦的荒地可以到县衙登记,谁开垦归属谁,不管一亩两亩还是十亩,五年之内不收任何农税。而且,在本年内开垦的荒地可传子传孙,亦可买卖。错过今年,以后所开垦的荒地不可传于后代,也不可买卖,开垦人去世后,依前例归属国有。”
此言一出,所有农夫的呼吸都急促起来。
在这之前,就没听过哪家开出的荒地可传子孙,可买卖的。
连免税这事儿都没有过,开垦出来的荒地最多也就种个三五年,一旦成了良田,就会被衙门收回,这样的地,往往最后会落入当地乡绅手中,改名换姓,谁还知道到底是何人辛苦开垦的呢?
北地荒地那么多,却没人愿意去开垦,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辛苦几年为人作嫁衣的事儿谁愿做?
可是县令大人居然说开垦出的荒地就归他们自己了!还可以传子孙后代,怎能让他们不激动?
“大、大人,您的话是真的?”
“本官从不虚言!你们是第一批知道此事的,明日之后,本官就会正式出告示,到时所有人都会知道此事。”
没人再去纠结试验田秋收的事儿,所有人都急着回家,甚至有人回乡后,都没回家,直接就去了荒地。
不得不说农夫有农夫的小精明,趁着还没公告,别人还不知怎么回事,先把想要开垦的地圈起来才是正事。
一夜之间,好些荒地都被草绳圈了起来。第二天起来看到的,不知这些同村的在发什么疯,一大早的,跑到荒地上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