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娇妻是神医(168)

作者:雁舞流年 阅读记录

安老实就真的那么老实,什么事都由着安杨氏乱来?安若想,倒也未必,只不过是之前安老实不用出头,就能享受即得利益,他自然也就懒得去做一家之主。

只盼着安老实以后也能这样,不要倒下一个,又站起来一个。

七月中的时候,高万青帮忙请的制药师赶到了上河村。

崔师傅是个很冷的人,脸板得像木雕,鼻孔朝天,眼睛都快翻到天上去了。

安若一看,就觉得这位是不容易讨好的人,还在心里想着该怎么求着对方收徒教学呢!

没想到对方一到,连杯茶都没喝,就说先去看黄精田。

等从黄精田回来,就一直用审视的目光看着安若,等到安若有点发毛的时候,他才沉着脸道:“制药我可以教你,但收徒是别想了,不管是你,还是别人,我都不会收。”

又闷声道:“出京时我就答应了万青,若不然,休想我跑到这穷乡僻壤来遭罪。”

安若只能赔笑,一时还真不好反驳。

崔师傅像没看到她的笑,从包袱里抽出一叠信丢在她桌上,直接道:“我先休息,等饭好了喊我。啊,记得,我每餐饭都要一荤两素再加汤,但凡有一顿没做到,我抬脚就走。”

安若听得发怔,把崔师傅送去休息,转身立刻回家烧饭。

她现在一人在家,自然不好留男客,崔师傅就安置在之前的私塾小院。

饭煮在锅里了,安若才拆开信来看。

厚厚的一叠信,最上面的高万青的。

不过安若只扫了一眼,就先拿起正面的信。

厚厚的一封,拿出来又分了好几封。

最上面的是沈远岚的信,正面的则是孩子们和沈刘氏的。

安若最先看的是孩子们写的,几个孩子的字不是特别好,却也不比安若写得差。

字里行间都透着稚气,却每个字都带着思念的感觉。

两个小的又是撒娇又是无赖,追问安若到底什么时候进京。

沈婉娘倒是写得更多些,写了进京住的小院里有棵桔树,等秋天安若进京时就能吃新鲜桔子了。

又说奶奶带着他们去走亲戚,只是她不大喜欢那门亲戚。

小孩子,说话到底不是那么清楚。

沈刘氏在信里就写得清楚得多,说是带了孩子们去一个亲戚家拜访。

原以为多年不见,再见会很开心,却没想到好姐妹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样子了。

沈刘氏有些伤感地说:“早知如此,就不去见了,徒增伤心。”

不只是她这表姐,就连从前沈家的那些亲朋好友,也都是一样,其实她本该想到的,之所以还觉得大家仍会亲近,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沈刘氏的信里透着淡淡的忧伤,沈远岚却全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于京城事并没有说太多,只说他正安心复习,对接下来的恩科试很有信心。然后就是问她可好,之前他临走时曾拜托过县令大人,如果有事可求助。

放到这儿时,安若忍不住笑:想来沈远岚也没想到,他走不过几天,她就已经闹到公堂上了。

可能还真托了沈远岚的福,县令大人才如了她的愿。

安若笑着翻到信的最后,只见上面有意无意地写了句:昨日会友,无意中见到大将军府上的家眷。

第186章 忧心

安若拈着信纸,半天都没有动。

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许是沈远岚真正想要告诉她的话吧!

大将军?这个大将军,除了威远大将军施大将军外,还会是谁?

原本,是毫无瓜葛的人,可现在单只是看到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悸动。

如果她的猜测是对的,那施大将军就是原主的……

如果原主知道,会是怎样的心情?

叹了口气,鼻间嗅到一股烟味,安若忙跳起身,顾不得再去看信,先揭开了锅盖。

还好还好,上面的饭还能补救。

果然,婉娘不在,她连厨艺水平都下降了。

把食盒打开时,安若偷眼看崔师傅。

今天的饭菜有吃水准,不过,她保证绝对是一荤两素,全按着崔师傅要求做的,绝没打半点折扣,甚至,除了汤外,她还加了一壶好酒。

崔师傅看看摆上桌的酒,闷声道:“饮酒误事,我作工时绝不饮酒的。”

安若正要讨好崔师傅,忙笑道:“崔师傅初来,喝杯酒正好能解解乏,以后就……”

崔师傅似乎没听到安若在说什么,只是很认真地把那壶酒又放进了食盒里。

安若挑了下眉,笑笑,没有再坚持。

崔师傅捧起碗,一板一眼的,先是喝了口汤,才吃饭,只是饭入口,他的眉不觉皱了皱。

安若心一紧,忙道:“对不住,崔师傅,今天的饭煮得有点窜烟了,再煮时间不够了,下次我一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