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宵附和点头,“把种留着,明儿我让人再买俩瓜回来,多留一些,也不知道一颗瓜要多少银子。”
“不能便宜了,还剩了一半儿,吃多了寒凉,留着晚上吃吧。”顾筠开口道,本想着让喜哥儿带些去村长家,给他们尝尝,但这瓜毕竟是意哥儿的谢礼,还是不要借花献佛了,等明儿周宵买了回来,再送些去也不迟。
这时候的瓜没后世那般大,但味道甜的紧,瓜味儿浓郁,喜哥儿啃的瓜皮上一点儿红都没,“小爹,这瓜皮能吃吗?”
周宵摇头道:“能吃不好吃,拿去喂猪吧。”
周宵点头,哄着吃的满嘴红彤彤的俩娃玩了会儿,也没睡午觉,想要尽快把猪崽子买回来,便又去园子里忙活儿去了。
吃饱就容易犯困,喜哥儿把团团和圆圆吃寒瓜弄脏了的小衣服换下,抱着俩娃美美的回屋睡了的午觉,念哥儿也乖乖回了屋子,整个院子瞬间静了下来,只余几声儿此起彼伏的蝉鸣,还有树叶随风摇曳,娑娑的声音。
等喜哥儿睡醒,便把团团和圆圆交给了顾筠和念哥儿,去园子里帮着周宵和周铭忙活去了。
园子里因着果树多,倒也没有那般的热,偶有一阵风吹来,还有些许凉快。
家里的小猪也分了圈,哼哼唧唧的在里头用鼻子拱着泥地,周宵带来喂它们的瓜皮,被一哄而起昂,如今真真是连个瓜的影子都不见了。
云齐和云程今儿下午刚巧有空儿,便也过来帮忙了,人多力量大,两三日,新起的六个猪圈便盖了出来,一个便能住上两只大猪。
周宵等猪圈晾干,喜哥儿把稻草铺上,没耽搁,第二日便把猪崽子买了回来,十二只猪,肥肥嫩嫩的,刚放进圈里,便这闻闻,那拱拱,很是欢实。
第93章
日子就这么渐渐消逝,除了念哥儿偶尔吵着要去找木耳,旁的倒也还算平和,不过已经二十来日了,这木耳还是一丁点儿动静都没有,几人心里不免开始打鼓,难道说,念哥儿并不像他们想的对那个叫木耳的那般重要?
周宵更是气的不成,夜里和喜哥儿私话,都是往后别提什么木不木耳的了,念哥儿咱们好生养着,这两日,更是对着饭桌上的木耳都来气。
好在应是至亲周宵在,念哥儿已然熟悉了周家的生活,平日里跟着喜哥儿去山脚捡柴,挖野菜,颇有点儿熟门熟路的样子了,因着虽念叨着想去找木耳,被喜哥儿周宵他们哄上一哄,这念头便消了,乖乖的在家等着木耳来寻他。
夏末仍是热的厉害,几日没下过雨,天气闷热的紧,便是有冰块儿,屋里躺着也难受,一家人便坐在果树下的竹床上吃着寒瓜,吹风乘凉,树影摇曳,没在屋里那般难以忍受。
喜哥儿边吃边肉疼,唉乎短叹,“这一口一文钱,可真真是太贵了。”
也是周宵去镇上买了俩回来才知,一颗西瓜便要一百五十文,这稀罕玩意儿,还真不是一般人家舍得吃的。
周宵失笑道:“买都买回来了,好好享受便是,别想花了多少,好吃便成。”
“唉,咱们买的晚了些,若是早些,今年便能种地里,能跟着挣上些银子。”喜哥儿咬了一口的西瓜汁儿,含糊道。
不过这也没法儿,明年能种,也算是好的了,喜哥儿也就是感叹一下,倒也没有多遗憾的感觉。
夏时的天气说变就变,午时还万里无云,阳光明媚的,刚吃过午食,天空便暗沉了下来,一副风雨欲来的样子。
喜哥儿忙把院子里晒着的衣服收了回来,晒了一上午,倒也干了,前脚把衣服收进屋,后脚大颗大颗的雨滴便落了下来,溅起一片尘土,空气里弥漫着雨水伴着泥土的特有的味道。
喜哥儿拍了拍衣服上沾的水滴,“还好我收的快,要不然今儿就白洗了。”
周宵拿了块儿布巾递给他,刚要开口,便听到周铭喊他的声音:“宵儿,你白叔他们来了。”
喜哥儿抬头,看着他,讶然道:“怎的这个时候来了?雨下的这般大。”
“许是走到半路就开始下雨了,赶紧擦擦头发,不好让客人等太久。”周宵轻声道,看了眼伴着雨声,睡的香甜黑沉的俩娃,因着前段日子,团团有些咳嗽,冰块儿在屋里放的有些多了,受了凉,刚好没多久,想了想,还是没有把俩娃喊起来,抱过去。
“团团和圆圆刚睡着没多久,还得些时候才能醒,咱们先去陪白叔他们说话,等会儿让念哥儿过来,看着他俩。”周宵道。
喜哥儿点了点头,把布巾放下,给团团和圆圆把小被子盖正,和周宵一道儿去了顾筠院子。
两人到的时候,白翎他们和念哥儿正相谈甚欢,赵叔么更是眼眶微红,感叹不已,拿了个质地水润的翡翠镯子,正往念哥儿手上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