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红楼,成了凤辣子的丫鬟/红楼大丫鬟,第一小会计/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492)+番外

作者:蜀中说书人 阅读记录

至于这个结果,皇帝会不会满意,夏守忠就不关心了,只要不牵连到自己就好。

兕姐儿随着夏守忠起身,将地上散落的奏折一一捡起,归类后,放置于御案上。

“陛下,这些奏折是内阁今日送来急需批复的。”兕姐儿轻声提醒皇帝,别只顾着生气,今日的奏折还没有批复。

自从来到皇帝身边伺候后,兕姐儿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做一个明君,就有许多的身不由己,即使是皇帝,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行事。

兕姐儿能在皇帝身边站稳脚跟,就是因为她敢在合适的时候提醒皇帝,这是御前其他宫人不敢做的。

而兕姐儿之所以敢,就是知道,只要鸿昌海盟还在,只要皇帝还没有找到,能够替代自己母亲的人,那自己在御前就能保住一条性命,因此她的行事就会更加大胆一些。

皇帝虽然还在生气,但也知道这些奏折自己今日必须批复下来,不然就会耽搁政务。

今日若是没批复完,明日就会有新的奏折呈递上来,日日积累下来,日后只会更加的劳累。

皇帝这边憋着一股气批奏折,掖廷那边去查了那个宫女的身家背景,她的一切背景都是假的,是冒名顶替。

那个被冒名顶替的宫人,在御花园偏僻处的一口废弃水井中找到。

皇帝这边奏折还没有批复完,掖廷那边就来报,那个宫人受不住酷刑,咬舌自尽了。

奏折又一次被掀翻在地,兕姐儿叹息一声,将已经批改过的奏折放置在一旁的架子上,还未批复的奏折,放置在御案上。

今日这奏折,只怕陛下是批不下去了。

御前的人又跪了一地,夏守忠给兕姐儿示意,兕姐儿便转身去了后面的茶水间,给皇帝准备一些疏肝解郁的茶水。

夏守忠看了一眼兕姐儿,这小丫头什么也不懂,倒不必让她在这里跟大家一起遭罪,现在将她支派出去,算是全了自己与恭夫人来往的交情。

夏守忠小心翼翼的上前:“陛下,依奴才看,此事虽是掖廷的人不谨慎,但也说明对方的来历不简单。现如今要紧的是,太子殿下跟潇湘县君那边,陛下可还记得,当年太上皇在时,林尚书曾与太上皇言,要为潇湘县君招赘一事。”

夏守忠说罢,小心翼翼的看了皇帝一眼,皇帝显然也是想到了此处,面色又沉了几分。

皇帝道:“潇湘县君那边,安抚……”

话音未落,一个小内宦快步进殿,夏守忠瞧见了,连忙小跑过去,询问发生了何事。

“什么事儿?”

“回公公,吏部尚书林大人求见陛下,现下正在殿外候着。”小内宦回道。

夏守忠面色也难看了几分,京城内外谁不知道,林大人对其女十分的宠爱,现如今潇湘县君出了这事儿,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现下这林大人求见,只怕陛下又要气恼一阵。

不管怎样,自己还得去通报此事,真是遭了老罪了。

师父呀师父,徒儿现在明白了,你老当初为什么要告老还乡,实在是这御前大总管不好做呀!

“陛下,林大人求见。”

“宣!”

皇帝早已料到林如海会来求见,因此,此刻他的情绪,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起伏不定 。

万寿节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夏守忠等奴才认为皇帝会有十分的愤怒,不想皇帝却表现出了十二分的愤怒,但是,实际上皇帝内心的愤怒不足七分。

皇帝之所以如此愤怒,更多的是想要那些探听御前消息的人知道:天威难测,圣威不可侵犯!

即使对方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碰到这一条底线。

林如海走进殿内,穿着仙鹤补子朱红圆领袍,将乌纱帽端在手中。

林如海自己摘了乌纱帽,夏守忠见此,心中一紧,暗道一声:遭了!

第54章 黛玉心思

都说摘掉乌纱帽,林如海抱着乌纱帽而来,那意思就很清楚了。

这个官,他林如海不做了。

皇帝见林如海自摘乌纱帽,心下一沉。

“臣林海,有负皇恩,特来请罪。”林如海将乌纱帽置于身侧,跪地请罪。

他没有质问皇帝,自己的女儿究竟出了什么事,作为读书人,忠君的思想已经刻入他的骨子,因此他做不出诘问君上的事情,只能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决心。

“林卿此言,羞煞朕也!”但凡是换一个人,皇帝都会认为,对方自摘乌纱帽,是向自己示威,唯独林如海这样做,皇帝不会这样想。

因为林如海是真的忠君,当年为了肃清盐政,林如海的妻子与幼子都折了进去。

皇帝也知道,此事林家是无辜受到牵连,对方的目标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