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红楼,成了凤辣子的丫鬟/红楼大丫鬟,第一小会计/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491)+番外

作者:蜀中说书人 阅读记录

“嗯。”宝钗坐在一旁,叹息一声,没有言语。

两人坐在那,沉默半响,宝钗开口道:“玉儿这一次,能得偿所愿吗?皇爷会不会为了皇家声誉,将玉儿……”天家威严,宝钗不敢再说下去。

徐乐轻呷一口茶,安慰道:“放心,有林大人在,还有几个皇子的推波助澜,潇湘县君最差的结果,就是成为太子的良媛。”

宝钗蹙眉:“可是……玉儿她不想成亲,这才将计就计,若是这般,那……?”还不如什么都不做,维持原样。

徐乐勾起嘴角:“事情,倒不是没有转机。”

宝钗见她神色,便知,她心中已有主意,只等自己开口。

为了黛玉,宝钗明知徐乐在前面埋了坑,但还是踩了进去。

“不知姐姐这边,有什么高见?”宝钗也捧起茶盏,轻轻的举起,朝徐乐敬了敬。

徐乐也回敬一下,轻声笑道:“哪有什么高见,不过是些糊涂想法。你可知,当年皇后与淑贵妃之事?”

宝钗疑惑,不知徐乐怎么提起她们来了,但还是回道:“也曾听闻一二,听闻,当年皇爷与淑贵妃是表兄妹,两情相悦,皇后娘娘在其中棒打鸳鸯,当年还落下个善妒的名头。”

“呵。”徐乐嗤笑一声,“可见,流言蜚语的影响有多大。当年……”

徐乐将当年皇帝、皇后、淑贵妃三人的纠葛讲了一遍,宝钗听了,由讶异到不屑,再到最后的感叹。

“没想到,竟是这样,此事,皇后娘娘倒是背了个污名。”薛宝钗叹息一声,这三人的纠葛,皇后可说是最惨的那个,遭到夫君与“姐妹”的背叛,两人行了苟且的事情,最终背负污名的,却是皇后。

徐乐用茶盏刮着茶沫子,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的话,口舌有些干燥。

“这便是流言蜚语的厉害之处了,再加上皇室不能有污名,淑贵妃就是拿捏住这一点,才为自己就谋了一个好前程,明面上自己就又不用背负污名,这便是她的厉害之处。”她一边刮茶沫子,一边看宝钗,就看宝钗能不能懂自己的意思了。

有些话,徐乐不好明说,得宝钗自己去体会。

“流言蜚语吗?”宝钗喃喃道,她已经明白,徐乐的意思了。

宝钗拿起一旁果碟子里的佛手,轻嗅一下,柑橘类的香气入脑,让人神清气爽,头脑清醒。

宝钗随即放下了佛手,笑着道:“多谢徐姐姐指点。”

徐乐笑了笑,只饮茶没有言语,两人相视一笑。

第53章 流言

薛宝钗得了主意,一刻也没耽搁,向徐乐道谢告辞。

徐乐看着她的背影,嘴角微微勾起,不知道,薛宝钗编出来的“故事”,跟淑贵妃那棒打鸳鸯的故事比起来,谁好?谁的传播度更广?

一天之后,徐乐就知道了答案,等宫里的人反应过来,一个跌宕起伏的“皇子争位,殃及池鱼”的故事,就流传了出去,让皇帝想暗中处理好此事都不行。

林如海是文臣清流之首,此事要是不给出一个好的交代,只怕要寒了朝中清流的心。

皇宫内,皇帝正在为难,最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太子醉酒,做出了糊涂事,好在经有经验的嬷嬷查看后,确定潇湘县君身体情况并无大碍后,松了一口气。

想着,林如海的女儿还未许人家,现如今名节有损,可以破例封为太子良娣享太子妃例,安抚文臣一脉,倒也能将此事平息。

不想,皇后押来一个宫女,为太子叫冤,原来此事竟然是背后之人有心算计。

那这样,这件事就没那么简单了,从太子失德变成了有心人陷害储君。

皇帝能接受一个“失德”的太子,这样有利于皇帝平衡几个皇子的势力,平衡朝堂的党争。

为了平衡朝堂,皇帝选择打压太子,但绝对不允许有人对太子出手。更加容忍不了有人栽赃陷害太子,因为这是对皇权的挑衅。

皇帝让人将宫女带下去严加拷问,但作为死士,这个宫女早已做好了去死的准备,即使遭受了毒打,也没有吐出半个字。

掖廷那边只能硬着头皮向皇帝回禀此事。

皇帝听后恼怒不已,这样的嘴硬,一定是哪一家培养出来的死士。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见皇帝暴怒,夏守忠连忙跪下,求皇帝息怒。

见夏守忠都跪了,勤政殿的宫人都跟着跪了下去。

“哼!息怒?朕如何息怒,这些乱臣贼子,竟敢对储君出手,可见是没将朕放在眼里。”皇帝袖袍翻飞,将案上的奏折扫落一地。“传朕口谕,叫掖廷撬开那贼人的嘴,朕要看看,究竟是谁,在背后谋划的这一切!”

夏守忠战战兢兢去叫人传口谕,让掖廷想办法,撬开那宫女的嘴,不管用什么样的办法,都要得到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