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红楼,成了凤辣子的丫鬟/红楼大丫鬟,第一小会计/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175)+番外

作者:蜀中说书人 阅读记录

只是,贾宝玉眼睛里只有林黛玉,只要林黛玉在,他眼里就瞧不见别人了。不过,贾宝玉天生对女儿家有几分怜惜,哪里舍得冷落其余的姊妹,这个哄哄,那个笑笑,忙得不可开交。

就在他们说笑间,徐乐跟平儿带着人过来了,请三春他们过去主事。

迎春先发话:“两位姐姐,是出了什么急事吗?”往日里都是未时正开始处理事务,今日才未初二刻就来了,定然是有什么急事。

平儿上前道:“方才,魏国公家的小厮来说,他家大奶奶今日上午生下一个哥儿,我们奶奶叫几位姑娘理一理送礼的单子。他家也算是我们家的老亲,且他家大奶奶是宗妇,生的又是头一个哥儿,奶奶说论情论理,礼都要重两分。请姑娘们商议着拟了单子,我们奶奶再看看,今日就要送礼过去,给魏国公家贺喜。”

平儿说罢,就将往日里给这些勋贵人家走亲的礼单一并递给迎春等人。

迎春几人翻着礼单,想看看先前王熙凤是如何走礼的,贾宝玉一起凑热闹。

贾宝玉先凑到林黛玉身前,想多跟林黛玉说两句话,史湘云在林黛玉身旁坐着,就将贾宝玉拉开了,只道:“爱哥哥,你且一边玩儿,别挡着我跟林姐姐的光。”

林黛玉听了,只抿嘴笑,对贾宝玉道:“这些事儿,你又不懂,何故在这儿凑热闹?下午你还要上学,先去小憩片刻,免得下午睡觉没了精神。”

迎春也道:“林妹妹说的是,宝玉,你且先去休息,等下学了,咱们姊妹兄弟再说笑。”

众姐妹都劝自己去休息,贾宝玉即使想跟她们再玩会儿,也只能失落的离开。

迎春便带着几个妹妹拟礼单。

探春道:“咱们只循着二嫂子的例,送些礼,再添上一些平安锁、平安镯、虎头帽一类的小儿用物,想来也差不多了。”

惜春年纪小,在这种事情上,一般是听几个姐姐的。

林黛玉道:“三妹妹说的是,循例备些礼,再挑些贵重的添补上。听闻,魏国公家大奶奶的娘家是书香门第,再备上些书画一类的,也算投其所好。”

史湘云听了,就道:“别的人我不知,不过魏国公家的大奶奶我见过两次,性子十分的爽利,虽然是书香门第出来的,但却不喜诗书,偏好金银玉石等物。”史湘云在史家的时候,史家的两位侯夫人也常带她出门走动,因此在这些事情上,反倒是比三春与黛玉更清楚。

迎春便道:“既然如此,便再添一些金石古玩一类的进去,书画也备上,这般也算妥帖。”

探春点头,说着便叫人拿来笔墨:“我来写礼单,你们来瞧瞧具体送些什么东西,先拟一个单子出来,先给二嫂子过目。”

第132章 哥儿

探春说先拟个礼单出来,众人点头,迎春道:“锦缎四匹,选些吉利的纹样,蝙蝠纹、如意纹、宝象回纹、卍字纹,魏国公夫人好佛,再去问问绣房的小雯,她那儿可有往日里做好的针线,选一副观音像,着人镶嵌在小屏风上,到时候一并送去。”

迎春身边的丫鬟星罗便领命而去。

林黛玉跟史湘云一人提了一些意见,林黛玉道:“常言多子多福,将这些礼单里的器物,都换成石榴、葡萄、花椒一类的,想来合后院女眷的心意。”

史湘云道:“金银器具就撤了,换上瓷器,魏国公夫人不喜金玉,说金玉俗气,她爱通花瓷器。”

迎春就翻了一下瓷器册子,发现公库里倒还有七八件通花瓷器,便点了一件白玉镂空菊花通花瓷,并一个春色瓷雕花篮。

探春记下。

星罗来到绣房,小雯作为绣房的主事,便上前问道:“星罗姑娘,可是二姑娘有什么吩咐吗?”

星罗道:“几位姑娘正在拟礼单,说是魏国公家大奶奶生了一个哥儿,主子们正在备礼。姑娘们定下一些绣品,叫我来绣房问一问,可有没有绣好的观音像,着人拿去镶了,配在屏风上。还有没有做好的婴孩用的虎头鞋帽一类的,若是有,一并拿去,再拿一些寓意好的香囊、荷包,装东西用。”

小雯道:“倒有两幅我绣的观音像,不大,做个桌面屏风倒也够用。”说着,小雯就带着星罗去放置绣品的屋里挑选东西。

小雯指着两个架子上的各种盒子道:“做好的绣品都卷了,在盒子里放着,我给姑娘拿。”

说着,就从一旁,拉出一个木质的梯子来,登上梯子,在最高处拿下两个长而窄的匣子。

星罗在一旁帮着接东西,拿下来后,星罗跟小雯将其中一个匣子打开,将其中卷起的绣片打开。

白纱底的绢纱上,宝相庄严的杨柳观音像显露出来,观音像头上的佛光,是用银丝与蚕丝掺杂着绣的,泛着荧荧光辉,观音垂目,带着无限的悲悯,似是不敢看着苦难的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