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小康真懂事,阿姊不喜欢吃甜食,小康自己吃。”
宋康惋惜的看了一眼手中的花生酥,小小的脑袋里存着大大的疑惑,阿姊怎么会不喜欢吃甜食呢?可好吃了!
宋芷这边切好花生酥,又将静置了醒发好的面,擀成薄片,再切成细丝。
热油烧至六成热时,将面丝分批入锅炸制盛出备用。再起锅将饴糖熬成糖浆,把炸好的面条倒入快速拌匀,最后撒上芝麻,趁热压入模具,切成方块。
最后,多和的面,宋芷则用来炸小麻花。
待将这些小食做完,外间的妇人们也陆陆续续忙将食材送进厨房。
羊杂汤、炖羊排、这些菜挪到茶寮那边的大灶炖煮。
红烧鸡、红烧羊肉则用的是大伯的家中的厨房。
宋芷在做好小食后,揽下了炒制椒麻兔肉丁的活儿。
她先将处理好的兔肉切成指节大小的丁,用酒和姜末腌渍。铁锅烧热后,抓一把花椒爆香,兔肉下锅快速翻炒,最后淋上自酿的大酱。
红艳艳的兔丁盛在粗瓷大碗里,花椒的麻香勾得人直咽口水。
另一口大锅里,蒸着雪白喧软的大白馒头。
一旁的泥炉子里,炖煮的鸡蛋在茶汤中沉沉浮浮。
褐色的汤水里飘着桂皮、八角和以及茶叶,随着炖煮的时间拉长、蛋壳早已变成了褐色。
宋芷不时用铜勺轻轻敲裂蛋壳,让茶汤慢慢沁入蛋内。
散学后的孩子们,被通知今日可以来宋芷家中吃饭,全都乌央乌央的涌了过来。
人还未抵达宋家,便闻到空气中散发的香味。
孩子们也顾不得矜持,欢快的奔向目的地。
这一日的宋家村,如同过年一般,聚在一处,放鞭炮、吃席面、大伙儿谈天说地,无不对未来充满希望。
第581章 派活
翌日,衙门的文书,便领着两百号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和乐村中。
当初他们之所以选择从安宁县跑过来,便是家中早已无恒产,又需要靠佃地生活。
雪灾严重,他们已经没了田产,只能佃地过活儿,现在连唯一的家也被大雪覆灭。
想要一家老小活下去,除了卖身为奴仆,便是携家眷远走他乡,先寻求庇护。
他们之所以选择祁水县,一来祁水县离他们县的距离最近,赶个几日也就能抵达,二来这一年,祁水县县令爱民、去年的火炕便是着县令极力推广的呢。
这些人家比较贫穷,家中又有老人,又有小孩,这般天寒地冻的天气,根本走不到府城。
这才选择来祁水县避难。
说实话,看着大部分人往府城去,而他们选择带着家人来祁水县寻活路不是没有忐忑在。
即便这县令勤政爱民、也改变不了这里同他们县一样,是个下县,没什么钱粮。
只是当时形势比人强,他们迫于无奈的选择来了此处。
万万没想到,县官大人许诺他们,只要愿意在此地落户便能得到田产,现在还给他们寻了活计。
在这样青黄不接的时候,有一份收入,待到落居点,开上些菜地种上些菜蔬、又有县衙发放的救济粮,怎么着也能撑到夏收。
现下他们哪里还愿意离开,昨日便去了县衙落了户。
一下子增加近千人口,人口便代表着将来能收到更多赋税,县衙中的大小官员也很高兴,这可是妥妥的政绩。
正在家中与大哥规划着田间布局的宋芷,听到屋外大伯的呼唤声,忙止了话头,起身出门查看。
见宋芷出来,为首一名穿着官服的文书,先上前同宋芷见礼,“见过乡君。”
跟在文书后头的百姓,见文书对宋芷行礼,还是一位乡君,天生畏惧权贵的他们不敢抬头再看,纷纷老实的弓着腰、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喘。
宋芷与文书打过招呼,又询问了一些这些人的情况后,这才将目光看向他们。
因为昨日宋芷已经同周煜说过手边有什么活计可安排给他们,因而来的人里面,有男有女,数目倒是差不离。
宋芷先是询问,“你们可会翻地、开垄、播种?”
见宋芷问话,这些人生怕来的人太多,抢不到活计,话音未落,一个个争先恐后的道:“俺们会种地。”
“对对对,俺们旁的不会,在家里便是帮地主侍弄田地的。”
“乡....乡君,我有一把子力气,我会种地!”
来的人多,他们又生怕宋芷会不用他们,这时的他们也顾不得惧怕了,纷纷鼓足勇气同宋芷推销自己。
宋芷目光落在这些人期盼的眼神上,抬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停下。
七嘴八舌毛遂自荐的人,在宋芷的示意下全都噤了声。
宋芷不疾不徐的道:“莫急,我既是让你们来,自是有活儿交给你们干。”